澳门记忆 澳门节庆特别多,不少庙宇仍保留着贺神诞的仪式,为庙内神明“庆生”。除了祭祀仪式和神像出巡,重头戏就是酬神的“神功戏”。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雀仔园福德祠均上演“神功戏”。“神功戏”意即“为神造就功德”,藉戏曲表演娱神娱人,神人共乐,达至酬谢神恩和祈愿平安。 这个节目已成澳门华人传统习俗,沿袭至今,俗称“睇大戏”。目前澳门主要有7座庙宇的神诞有“神功戏”,包括沙梨头土地庙的土地诞、雀仔园福德祠的土地诞、氹仔北帝庙的北帝诞、妈阁庙前地的天后诞、路环谭公庙的谭公诞、大三巴哪吒庙的哪吒诞以及新桥莲溪庙的华光诞等。 1863年,德国画家希尔德布兰(Eduard Hildebrandt)“巧遇”天后诞,并且绘画了妈阁戏棚,为后人留下最早的视觉图像。 每次上演“神功戏”前,都会搭建临时戏棚。时至今日,搭戏棚传统依然保留下来,并成为“神功戏”文化的重要部分,“神功戏”和戏棚的文化相辅相成。搭棚工艺则广泛用于建筑上,以不同形式传承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