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余杭区的出版社到萧山区的菜市场, 95后小伙林龙觉得 自己找到了心里想要的“稳定”。 林龙(右)和母亲陈桂芹(左)在菜摊上。 记者 黄慧仙 摄 卖菜并不“掉面儿” 一身黑色的防风外套,圆圆的脸配着有些黝黑的皮肤,埋头默默剥着玉米皮……比起寻常见到的菜场生意人,林龙显得更安静内敛些。 “尝尝!你吃了就知道了。”聊起自家玉米,林龙变得健谈起来,迅速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递给记者。听到记者的夸奖,林龙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林龙在剥玉米。 记者 黄慧仙 摄 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林龙的父母每天凌晨1点多就要下地去割菜。他则在每天凌晨3点起床,骑上三轮车将父母刚从地里摘下来第一车蔬菜运往菜市场,4点多开始摆摊,晚些时候父母又载来第二车蔬菜,三人一直忙到晚上7点半左右收摊回家……这样的生活,林龙已经过了4年。 大专毕业后,林龙先后做过汽车美容、维修,保险,出版等行业,穿梭于大城市的楼宇之间,他心里时常有着“不安定”的漂泊感。 2019年5月,林龙和同在出版社的妻子结婚后,在外租房、日常开销等经济压力,更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想要的生活。 年轻人的冲动往往只在这一念之间,几个月后,他便迅速放弃了出版社工作,回到父母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菜摊。 最初,他的父母并不同意这件“掉面儿”的事。他们无法理解明明可以奔向光鲜生活的年轻人,非要踏进充满苦累的泥泞的土地里。“刚开始很多人背着他来跟我们讲,年纪这么轻竟然来卖菜,没有出息,我们听着心里也很难受。”林龙的母亲陈桂芹说。 但林龙没有在意周遭的这些议论。“虽然累了点,但每天和不同的面孔打交道,大家吃得满意我也开心,也没人管,挺自由,做得好坏都不用挨老板骂。” 林龙。 记者 黄慧仙 摄 从刚开始的起不来床,摊位上蔬菜摆放手忙脚乱,到现在的熟门熟路,另一种忙碌之下,曾经那种对生活状态的迷茫和怀疑,似乎正在林龙心头淡去。 “年轻人总是想自己创业,自己做老板,开店开厂,但能力不允许的时候,还是脚踏实地工作最实在。”林龙说,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没什么丢脸的。 未来的生活,走一步看一步 这几年,随着外面卖菜的小店越来越多,林龙家的菜场生意受到了不小影响。 在菜摊生意上连轴转了近半年,林龙萌生了新想法。从接手摊子开始,他有意识地开始加客户的微信,希望能开辟一条线上销售路线。 2021年,他拉了一个叫“东门菜场~7号玉米大家庭”的群,里面都是想要购买蔬菜和玉米的客户。他每天还会拍些小视频发在群里,“这样他们就知道,这是我们自家的东西,吃得也放心。” 短短两年,群里的人数就从最初的80人发展到了250多人。林龙一天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看到客户发在群里说“好吃”。 林龙母亲陈桂芹告诉记者,儿子的方法确实起了很大作用。过去,他家拉去菜场的玉米在收摊时还能余下大半袋;如今,一天就能卖掉四五麻袋,除了杭州本地,不少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的客户也会向他线上订购玉米。 “小伙子很勤快,他这么年轻很不容易。”在林龙家菜摊隔壁摆摊的张丽和陈桂芹年纪相近,谈起林龙赞不绝口,她说,两个女儿出嫁前也常常来菜场帮忙,如今出嫁后只偶尔来菜场帮把手,“菜场太辛苦了。” 几年菜场生意,虽则有了“安心”的感觉,但林龙也着实体会着父母这份工作的辛劳与不易。 林龙。 记者 黄慧仙 摄 采访间,记者随口问了林龙一句是不是95后,他点点头,又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看着不像吧?林龙的微信头像还是好几年前的照片,照片里的他面庞白净,衣着时髦,面容也更瘦削些。“现在的衣服,只要穿着暖和就行。”林龙说。 卖菜前的林龙。 受访者提供 如今,林龙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上幼儿园。相比过去的“白领”生活,如今确实多挣了些钱,但压力仍然不小。“种菜承包土地要钱,施肥打药要钱,两个小孩也要花钱,每个月还有房贷要还。”林龙说,今年7月,两个孩子送去了温州丈母娘家,自己稍稍舒了口气。 “走一步看一步吧,没有谁能立马想出方案来。还是要看时机,光凭想象可不行。”谈起未来打算,林龙的话里透出超出这个年纪的成熟来。 采访后记 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和网约车司机谈起了林龙。 司机也是一个90后。在开网约车之前,他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年。 谈到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感觉越来越愿意回归土地,选择种地、选择卖菜时,司机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土地和寻常烟火,大概能治好职场焦虑和精神内耗。 而心安,恰恰是这个如此卷的现实里,最为稀缺的东西之一。 文章来源于钱江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