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妇女调经的基本方。其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当初被用于治疗外伤瘀血作痛。后来被载于第一部官方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补血第一方”“妇科第一方”“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可见其在妇科以及血虚证患者应用之广泛。若追本溯源,本方实际是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胶艾汤变化而来,即以原方去阿胶、艾叶、甘草三味。仲景的胶艾汤本为治疗妇人冲任虚损,阴血不能内守而致的多种出血证,蔺道人减去其中暖宫调经,养血止血之阿胶、艾叶和甘草,将生地换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保留原方的当归、川芎,并取名“四物汤”,从而使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方变为治疗伤科血虚血滞证候之剂。到了后世,医家普遍喜欢将本方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以及各类血虚证。四物汤作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后世的补血方剂多是从四物汤加减化裁而来。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效。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效。
川芎:性温,味辛,入肝、胆经、心包经,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
本方主治血虚血瘀证,症见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舌苔少,脉细或细涩。
- 头晕、心悸,特别是从蹲位突然站起时,伴有失眠、健忘。
- 脸色发白、没有血色,或面色萎黄无光,嘴唇、指甲的颜色都偏淡。
- 月经往后拖,量少或闭经,开始颜色深,到后来颜色变得很淡。
- 四物汤作为一种补虚剂来说,它具有温燥性质。所以,对一些热性体质的人来说,服用四物汤容易上火、长痘痘,湿热者不宜。
- 熟地、当归比较滋腻,对脾胃功能不好夹有湿者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腹泻。
- 当归与川芎兼能活血,经期、孕期不宜服用,以免动血、动胎。对于热性体质的患者建议将熟地换为生地,或生地、熟地各半,川芎适当减量。
材料: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5g,乌鸡半只。(1—2人份)做法:乌鸡洗净、去皮切块,焯水后与各药材放入砂锅,加足量水烧开后关小火炖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适合人群:血虚血瘀为甚者,常见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舌苔少,脉细或细涩。文章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