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佛山传统文化有哪些 佛山民俗文化 佛山历史文化 佛山风...

2023-12-29 09:47:11 20428 0

[复制链接]
贴着温暖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3-12-29 09:47:11 |阅读模式

贴着温暖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3-12-29 09:47:11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还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兴盛之地,崇文尚武彰显佛山精神,咏春、龙舟及舞狮运动水平均享誉海内外。同时佛山还保留了许多岭南传统文化,如剪纸、陶艺、木板年画、狮艺等,下面本文的小编为大家盘点佛山的传统特色文化,包括佛山民俗文化、传统戏剧、曲艺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佛山特色文化,带大家大概了解佛山民俗文化风情。

民俗文化
方言文化
佛山市推广普通话,境内方言主要为粤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又称“佛山音”,主要指禅城城区话,有别于南庄话及其它四区的方言。在佛山范围里,佛山话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方言乡音。例如有浑厚深沉的佛山老城区方言,有被称为“德语”的顺德话,还有三水、高明、以及南海各地方言……真可谓一处乡村一处音。

短语/俗语:水一金钱,抽水一收回扣,水脚一旅费,水皮一下三滥,水鸡一无能者,磅水一给钱,生鸡一咸湿佬,争交一吵架,啊哩一家,丁解一为什么,响路一行路,手抽一袋子等。

节日文化
佛山历史源远流长,除了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的节日,还有像七月初七前夕摆雾先,拜七姐;正月十六行通济;除夕晚行祖庙等民俗活动。佛山市自从1988年起,连续组织举办了五届旅游美食节活动后,各地相继举办佛山秋色节、石湾陶瓷艺术节、三水禾花雀节、高明狩猎节、顺德龙舟赛、南海舞狮赛、风筝赛等一批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旅游项目,以及日益显示出佛山市独有的文化魅力。

嫁娶文化
现代佛山结婚习俗:送生鸡(意味着有生气)、一对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男孩压床、梳头、吃汤圆等
微信图片_20231225110424.png

现代佛山市结婚流程:送聘礼、男方入门迎亲、男方找婚鞋、向双亲奉茶跪拜、绕吉祥路、女方过门、酒店举行仪式、给客人敬茶、三朝回门、祭祖。

佛山传统结婚习俗文化:三书六礼、安床、嫁妆、搬嫁妆、上阁、上头、出门、入门、拜堂、三朝回门。

饮食文化

佛山是珠三角“美食之乡”,是粤菜发源地之一,有“食在广东,厨出凤城”之说。一直以来,佛山以民间丰富食谱、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佛山菜以丰富多样的制作物料著称,以博取众长的烹饪技艺见长,以清、鲜、爽、嫩、滑为特色。

佛山名吃:均安蒸猪、佛山扎蹄、顺德鱼生、柱候鸡、大良炒牛奶、双皮奶、西樵大饼、盲公饼、九江煎堆等。

服饰文化

清代时期的佛山男子不盘发而扎长辫,下垂于身后,头带冠。民间的服装有对胸衫、裤、马褂和朝服(含各色晶顶鸟翎)红缨帽和官差服装。妇女除旗装外,富贵人家多是锦绣衣裙、披肩霞帔、棉袄、百摺裙等;一般妇女多是大衿衫裤或镶边,少女则穿束乳内衣。民国年代,男子普遍所着多是中山装、西装、绒大娄、长棉袍、棉套裤等长衫和马褂,妇女们服装,多以大衿衫裤、长裙。此外还有针织内衣与领带恤衫、手套等。现在,民间男女,对于衣服装饰多崇尚时髦,穿着日新月异,有各种布料制成的连衣裙、牛仔裤、印花、对胸衫等。妇女们则穿露胸无袖内衣和短裙、短裤等千种万样的奇装异服,年年不同。

传统戏剧
粤剧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最早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就建在佛山。粤剧基本声腔为梆子、二簧,兼有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说唱、小曲杂调等。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曲艺
龙舟说唱
龙舟歌在民间又称“唱龙舟”或简称“龙舟”,是始于佛山顺德龙江,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声腔短促,高昂跌宕,诙谐有趣,富有宣泄效果。唱词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佛山木版
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的生产兴盛于清代乾嘉年间,20世纪30年代后渐次萧条。以技艺划分,佛山木版年画包括原画、木印、木印工笔三种类型;其主要功用为祭祀、祈福和装饰环境,体现了人们驱邪纳福的愿望。佛山木版年画为当地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着佛山本地文化的历史根源以及佛山传统民间绘画和印刷工艺的一些基本情况。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是由当地民俗活动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及南海区的部分乡镇。剪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四大类。佛山剪纸具有产业化的传统,加强对其挖掘和保护将有助于研究珠江三角洲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形态,同时还可以繁荣民间文化市场,增强地域文化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佛山彩灯
佛山彩灯俗称“灯色”,是佛山民间艺术与当地习俗结合而形成的工艺品。它品类丰富,题材广泛,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及戏剧人物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制作包括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它用料考究,工艺精湛,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画面欢快热烈,形制千姿百态,成品彩灯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做装饰,给人以金碧辉煌的富丽之感。佛山彩灯是中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代表作。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佛山狮头
佛山狮头是流传于广东省佛山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样式,其扎作技艺源于明代,清代乾隆年间正式在当地兴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佛山狮头汲取了广东石雕狮子的造型特点,以神似为追求,形体和装饰设计上均采用了夸张而浪漫的表现手法。拟人化的造型、富于民族特点的用色、多彩的装饰和精巧娴熟的扎作工艺使佛山狮头带上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南方狮头艺术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音乐
十番音乐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佛山十番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最大的特色是轻薄小钹不按常规碰击,演奏者一手执钹冠,一手甩动穿上绳子的另一钹擦击,10人8人同时表演各种花式,呈现出很强的可舞性和可观性,故有“飞钹”之称。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八音锣鼓
八音锣鼓是广东一种颇为特别的民间器乐,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卡戏三种表现形式。八音锣鼓以佛山市顺德区的杏坛镇最为著名,传统表演形式齐全,保存有多个制作讲究、雕工精细、装饰丰富且已有百多年历史的锣鼓柜,对研究八音锣鼓的发展衍变和音乐文物,以及晚清广州、佛山的木雕艺术,均有重要价值。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舞蹈
人龙舞
人龙舞是流传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广场舞蹈。人龙舞表演时,数十人至百余人组成长达数十米的龙形。人龙舞队服饰整齐,随锣鼓起舞,呈示出阳刚大气的面貌。人龙舞保留了古百越族龙图腾信仰的遗风,展现出南国水乡龙文化的精髓。它将民间舞蹈因素融入南派武术,被媒体誉为“中华一绝,别无他龙”。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东醒狮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佛山是岭南醒狮最核心的分布地之一,“岭南舞狮,以佛山为最有名……岭南狮头的制作,也是以佛山为最著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
石湾陶塑
技艺
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香云纱染
整技艺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这里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即晒莨,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为丝绸染色的一种工艺。香云纱又名“响云纱”,具有多种优点,它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闻名中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俗特色
佛山秋色
佛山秋色是广东省佛山市民间传统的大型群众文娱活动,肇端于儿童舞草龙庆丰收的“孩童耍乐”。佛山秋色在中秋节前后的月明之夜以大巡游的形式举行,又称为“秋宵”、“出秋色”、“出秋景”。佛山秋色可分为民间工艺展示和文艺表演两大类,民间工艺展示主要包括扎作、砌作、针作、裱塑、雕批五种,文艺表演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五类。佛山秋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研究岭南地方历史、经济、文化、艺术的重要依据。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佛山祖庙
庙会
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的历史悠久、规模盛大,影响深远。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北帝诞庆典仪式,包括赴庙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和烧大爆等内容;二是与北帝诞相关的活动,如正月初一至十五及每月初一、十五的行祖庙,正月初六至三月三十的北帝坐祠堂,二月十五、八月十五的春秋谕祭,九月初九的北帝崇升“飞升金阙”等。庙会期间,“举镇数十万人竞为醮会”,规模十分壮观。佛山祖庙庙会融民间信仰与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具有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的特点,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建筑特色
传统建筑
特点
佛山传统建筑是岭南传统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佛山的集贤坊古民居群、祖庙等佛山传统建筑,折射出开放多元、因地制宜、宗族集权、彰显富贵、崇尚风水等丰富多面的佛山传统文化特征。从祖庙等佛山传统建筑来看,建筑保留了众多唐宋时期乃至更早的古制,对研究宋以前的建筑型制有很大价值。另外,佛山传统建筑还吸收了西方的建筑文化,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兼容并蓄成为广府文化的核心代表。佛山地区的强宗右族,营造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出现了大量僭越礼制的祠堂,富贵繁缛,装饰精巧。佛山地区辉煌的建筑历史,对研究南北、东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传播路径有重大价值。

特色文化
陶艺之乡
佛山是陶艺之乡,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活态陶瓷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武术之乡
佛山是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发端均与佛山有不解的渊源。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称号。

美食之乡
佛山是美食之乡,是粤菜发源地之一,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区大良街道别称)”的美誉,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粤菜美食名城”。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顺德区“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粤剧之乡
佛山是粤剧之乡,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2013年,南海区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岭南成药
之乡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历史有400余年,产品种类齐全,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狮艺之乡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龙狮名镇”。佛山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网发达,自古“扒龙舟”这一民俗活动兴盛并延续至今。顺德区是“全国龙舟之乡”,多次代表国家和广东省参加世界、全国性比赛,成绩优异。

宗教文化
宗教概述
佛山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个宗教。佛山是佛教传入岭南较早的地方之一,佛山之名来源于佛教、佛教文化与佛山的发展密切关系。道教传入佛山,是在东晋道教名家葛洪至博罗县罗浮山炼丹之后。历史上, 佛山虽然庙宇不少, 真正属于道教的观馆却不多。而基督教最早进入佛山是在清朝咸丰十年,由英国循道卫理公会的传道士俾士牧师传入。天主教则是在清咸丰八年,澳门教区神甫在佛山彩阳堂设立了佛山市第一个天主教,意味着传入。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高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94

帖子96

积分596

图文推荐

  • 广东家常菜做法,是不是有点丰富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广东家常

  • 佛山女子点了份白切鸡饭,结账时确认3遍不

    佛山女子尝鲜白切鸡寿司,高价引发热议年轻人总免

  • 三亚最值得去的5个地方,不去等于白来一趟

    有宝子喜欢拿三亚和东南亚的海边相比,有点纠结

  • 西宁最值得去的五个景点,70岁前一定要去一

    1、塔尔寺在浩瀚的藏传佛教世界中,塔尔寺犹如一

  •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大湾区游玩路线来了!

    12月11日15时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该通道试运营初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