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物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人的发展也是一样,有果必有因。如果一个人只想从你这里“白嫖”,那你会跟他维持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别人,那他会受到别人待见吗;如果一个人不想付出就想得到,那你觉得他能够得到吗……一个人总是生活在“底层”,却无法改变,那一定是有其内在的原因和逻辑的。
01从去年开始,我就留意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人和人真的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就比较懂规则、懂规矩,知道凡事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看;然而,有的人就不懂规则和规矩,只是想当然地考虑问题,结果就是在处事中很不受欢迎。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和一个同样做付费自媒体的读者交流。这个读者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一上来就给发了个红包,然后说有些问题想跟我交流一下。我当然也是“明白人”,一方面放下了手头的其他事情,积极和这位读者交流,另一方面就他所讲的问题,实打实地给出自己的一些经验。最后,两个人都很愉快。无独有偶,也有粉丝读者,以类似的手法和我交流,搞得我根本没法不认真对待。他们也是一上来就表达要付费交流,然后才提出了各种问题。我心想,对方都这么懂事讲规矩,我没理由不好好回答别人的问题,于是便结合自身经历耐心细致给了对方一些建议。结果也是大家都很愉快。虽然,面对读者的留言,我得空的时候都会给予回复,因为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但面对那些特别懂事懂规矩的读者,我好像没有办法不优先回复,并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实,人性就是这样(趋利避害),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人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优先考虑对自身的影响的,都会潜在地考虑利弊。如果有利,那就会有动力去做,如果没有“奔头”,那就没有去做的动力。这虽然也叫功利现实,但是在社会生活中,谁处事又不是功利和现实的呢,毕竟人性就是这样。
02以前,我也有些排斥那些所谓的潜规则,但是后来我发现,潜规则本身就是一种检验。何为检验?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潜规则可以看出一个人为人处事如何。如果一个人善于利用所谓的潜规则,而不是凡事一板一眼公事公办,那这个人起码是一个有思考、懂规矩的人,在社交中也更容易受到欢迎。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找别人帮忙办事,那起码的规矩要懂啊,也就是说,最少你要请客送礼,给足别人尊重和面子,否则别人凭什么费心费力操劳你的事情。有的人年纪也都不小了,可是在社会生活中,却只知道考虑自己的需要,从来不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帮助自己,以至于他们总是不受待见,想要的帮助也总是被拒绝。我们应该明白,即便别人能帮助我们,那别人也没有义务帮助我们。帮忙是情分,不帮才是本分,要想得到别人的情分,那就要给予足够尊重或感念情分。去年的时候,单位新调入一名同事,这个同事的经历就是一个鲜明的写照。同事能力素质比较一般,但进步的想法比较强,我曾多次劝告他,要主动跟领导搞好关系,既要多请示汇报工作,更要找机会请吃饭送送礼,加强私底下的联系。可他就是无动于衷,结果可想而知,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领导从来不关照他。 道理很简单,你想要领导的关照,凭什么?你都不懂规矩,那领导有照顾你的必要吗。事实上,没有人喜欢和不懂规矩的人打交道,因为即便帮助了这些人,也不见得能够受到感谢或者落个好,甚至帮助了这些人,还会纵容这些人的理所应当。所以,一点点潜规则就让很多人的做人做事显露无疑,而领导也就判断出了你这个人怎么样。
03我这让我想起了古人常讲的两句话,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好东西都是稀缺珍贵的,不能无缘无故就给你,如果轻易就给你了,你就会觉得理所应当,甚至是你应该得到的;你要想得到,那就必须有所付出,用你自身的价值来换取,让我因为你的价值而愿意把资源和机会给你。在社会交往和关系中,这点尤为重要,既是人际关系的潜规则,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所有的人脉和关系,就像是一个储蓄账户,你要想使用,那就要储蓄,而且使用得越多,储蓄的也就要越多。如果只知道使用,却不知道储蓄,或者在透支以后不及时补上亏空,那关系就会破裂,因为任何人脉和关系都是相互的。所以,遇事懂得请客送礼的人,都是善于为人处事的人,一旦有机会肯定是能成事的。现在,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一直生活在“底层”?其实,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人既不懂得规则,也不恪守原则,总是想单方面索取,结果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跟他“玩”了。好东西都是需要交换的,凭什么让你无缘无故得到,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那生活在“底层”也就是太正常了。这些年,每逢重要节日,我都会给曾经的老领导们表达问候,而老领导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需要你跟我讲”,而有的老领导也会感慨地说,“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也没帮到你什么”。你看,这些领导们多讲“礼尚往来”啊。 实际上,承蒙这些老领导们的照顾,工作生活中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还受益良多。换句话说,你要想得到帮助、受到照顾,那你就要主动证明你是一个有价值、懂规矩的人,让别人意识到,帮助你有“奔头”,帮助你能够反馈于他们自身。
文章来源于 职场韬略智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