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象表明,美国进口商正在疯狂囤积中国货,为了完成订单,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在加班加点。10月份,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7%,创两年来最快增速,9月的增幅只有2.4%。 这个冬天确实有点特别,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要登上大位,他早就喊出来,要对中国制造征收60%的关税。所以美国进口商们在和时间赛跑,多抢一件是一件,哪怕多花点运输和仓储成本,也要囤积中国货,这有点像2018年的场景。 因为一旦真的开征60%的关税,很多中国制造的价格就不香了。特朗普上一任期发动贸易战,把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22%砸到了14%,那可只是最高25%的关税税率,这次或许是60%。且随着共和党横扫国会和白宫,特朗普对外“专断独行”的可能性非常高。 参照上一轮贸易战的经验,对华征收60%的关税据测算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66.7%,今年对美出口在我国整体出口中占比约14.6%,考虑对其他国家出口的替代效应,我国出口总额的降幅可能为6%左右。去年我国出口总额23.76万亿,6%就是1.4万亿的下降,占我国GDP总量的1.1%,真不是一笔小数字。 假如1.4万亿的商品突然没人下单了,怎么办?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的31%,但消费只占全球的13%,所以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乙方。面对海外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对策一定是刺激消费,但传统的诸如消费补贴等方法治标不治本,我们大概率会另辟蹊径。 关于近两年的消费情况,我就不罗列数据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大家“捂紧钱包”。但至于为什么捂紧钱包,很多人并不了解。有人说是因为收入下降,但2024年3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2%,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除了统计局同志加班加点的因素,以及考虑到不断创新高的贸易顺差,起码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大幅衰退。 那为什么在这之前,消费却经历了断崖式下跌呢? 确实普通人的收入增长陷入了瓶颈,大学生不好就业也是现实情况,但这好像不能完全解释这么明显的消费萎缩。这种消费萎缩造成企业商品滞销,又加剧了经营困境,企业进一步裁员降薪,于是消费更加低迷。这种肉眼可见的向下螺旋使经济陷入了改革开放以来从未见过的通缩。 好像消费问题成了经济问题的起因而不是结果,这是和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显著不同的地方,对于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来说,消费萎靡仿佛是经济衰退后的一种结果,是金融市场崩盘导致衰退后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中国消费的断崖式下跌,明显来得更早,甚至成为经济压力的直接诱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对看清大势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的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大,也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明显并不是这两年才有,也不足以造成消费的断崖式下跌。毕竟虽然我们人均GDP达到了1.3万美元,但可支配收入大约只有五千多美元,占比仅44%,这个比例全球平均值是60%,美国高达80%多,印度居然还有70%多。 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老百姓横扫全球奢侈品店,月薪1万,敢去巴黎旅游;月薪7000,敢买30块钱一杯的咖啡;月薪5000,敢每周下馆子。 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消费的变化和GDP等宏观经济指标甚至收入指标没有关系,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发展对消费的反补力度极低,中国消费能力最大的支撑是房价。 还记得2021年本轮房价下跌之前,日子怎么过的吗?那时候已经有疫情的冲击,很多人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从绝对收入看,我们属于中等偏低水平,但这并不妨碍仅在2017至2021年五年间,内地奢侈品市场就增长了两倍。 但22年开始奢侈品市场增速急剧放缓,销售额出现了两位数下降,24年以来国内奢侈品销售额又下跌约10%。除了奢侈品,9.9的咖啡、13.9的穷鬼套餐、15块钱一件的打底衣成了主流,人们只追求极致性价比,商家被卷得生不如死。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餐饮业的利润总额仅为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低至0.37%。北京可能还算好的。上半年,上海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直接亏损了7.7亿。 如果我们把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走势放在一起,可以看到从15年到17年那波房价快速上涨的阶段,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是一轮快速上涨。17年到21年房价高位震荡的阶段,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处在高位。 从21年开始房价进入了下行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之后也快速下行。房价与消费者信心的这种同向运动不是偶然,这种现象经济学叫做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就是,老百姓消费多少不取决于收入,而取决于财富。也就是,你的资产,比如房子升值,你就敢消费;相反,如果房价下跌,无论你工资情况如何,你就不敢消费。 很多国家通过减税或者发钱来刺激消费,依据的是凯恩斯学派的绝对收入理论:认为收入与消费、投资正相关,赚的越多,花的越多。 但另一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研究了美国半个多世纪的数据,发现现实并不支持凯恩斯的假说,他得到的结论是,偶尔增加暂时性的收入,刺激消费效果非常有限。你花多少钱不是简单的取决于你挣多少,而是取决于你存了多少,挣了多少,再加上你预期还能挣多少。 想想弗里德曼用美国的数据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国家百姓的财富结构中,房产占的比例高达70%,比美国高很多,财富效应一定比美国更加明显。在2021年房价下跌前,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分别高达27倍、13倍、9倍,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6倍左右。 我们的一些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比美国一线城市还高。房价收入比是房价除以收入的比值,我们如此之高,说明收入偏低,但房价太高。这种结果是房地产作为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最要的融资手段,或者说房地产是最有效的财富分配工具造成的,是一种现实需要之下的必然结果。 虽然工资条并不殷实,但房产带来的富裕感成为了广大中产敢于消费的底气,而且对未来房价上涨产生了惯性迷信,于是就更敢消费了。 这与现实世界也对得上,在中国,不乏很大一批人月收入只有五六千块,但因为之前买的一两套房子价格不断上涨,心气很高。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夫妻,2016年买的房子,哪怕小两口收入加起来只有8000块,哪怕背着6.5%的房贷利率,2017年看着房价上涨,每周末也要开车100公里去省城吃一顿想吃的,在那个年代,资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消费升级。 这样的人,他的消费与收入基本不相关,而是与他的资产市值成比例,哪怕他们没有从资产增值中进行哪怕一分钱的变现,因此与其叫消费升级,不如叫财富幻觉。 但是在房价快速上涨十几二十年后,过度依赖房地产的财富效应,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大家都迷信成功学倡导的资产才能致富,迷信被动收入,而轻视自身职业的成长,甚至很多学生都觉得打工不如买房,哪怕很多企业乃至上市公司都不能聚焦主营业务,平日靠资产变现讲故事,现金流不行的时候靠出售房产度日。 这样的全民心态最终造成劳动所得在社会分配中的比例很低,没人重视创新,而是过分关注所谓的资本,产业没能培育出大批具备赚取高收入能力的人群。 于是我们看到,仅有的高薪岗位要么集中在离钱最近的金融领域,要么集中在能讲故事的互联网领域,要么集中在靠流量垄断供应链进而卷死厂家的网络直播领域,但这批人在7.7亿劳动力的中国占比实在太低,更多的人没法靠能力变现,只会躺在资产上牟利,靠运气变现。 一旦资产价格开始下跌,社会的消费能力必将原形毕露。 换句话说,中国老百姓普遍还不具备仅靠工资收入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我讲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大家都知道欧美超跑车主的年龄普遍比中国超跑车主的年龄大很多,为什么呢?因为欧美车主可以用职业的沉淀负担一辆超跑,但职业的沉淀也需要时间,这些欧美车主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有医生、律师,也有作家、码农、精酿啤酒酒吧老板、理发师。 这在中国几乎不可想象,在中国开超跑的,要么是企业老板二代要么是拆迁户,想靠工资收入开上超跑,几乎不可能。这还是源于我们的产业升级还没有实现靠垄断榨取全球的超额利润,居民整体收入不高,导致我们没有能力给中国的医生、律师、码农、甚至小厂老板和金融民工付出溢价,所以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可以说完全寄托于房价之上。 换句话说,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幻觉,远远超过中国老百姓真实的财富水平。 想想一线城市动辄千八百万的房价,这轮价格回调很多都在30%左右,那就是300万,考虑到杠杆,2017-2021年买房的人可以说已经把首付跌没了。可就算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也不高,上海平均月薪1.2万,一年不到15万,300万就是20年的工资,这样的负向财富效应杀伤力实在太大。 有人不断呼吁,提高工资收入。首先提高工资是产业升级的结果而非原因,此外,国家确实在这个方面进行努力,很多地方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但政府提议涨工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可不一定拿得出这个钱。更何况,工资的小幅上涨跟资产价格的缩水一比就是九牛一毛,即便有钱涨工资,也不如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大。 面对外需的雪上加霜,提振内需再一次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既然内需的主要力量是资产价格而不是绝对收入,那我们接下来政策刺激除了传统的补贴消费和适当提高收入外,重点或许就在“保资产价格”方面。9月底,高层罕见定调要让房价止跌回稳,之所以定调回稳而不是回升,是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楼市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质变。 10月份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大幅反弹,但价格反弹不明显。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微涨,二手房还是下跌。新房库存这么大,二手房卖盘这么高,想通过有限的需求吃下无限的供给来实现房价的大反弹,根本不现实,最好的结果就是稳住。此为“托而不举”,既是托住房价、托住金融风险,更是托住因房价下跌而持续下跌的消费。 但为了对冲外需萎靡,光靠托是不够的,我们实在找不到理由给予楼市过高的期待。通过产业升级来提升大家的收入,也不是一朝一夕之策,那么短期就只能靠另外一个场子给大家制造财富幻觉,这个场子就是股市。有人说股市不是想让他变好就能变好,而是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在中国,股市很少反映过经济基本面,否则就不会长期在3000点附近。这本质上是股市这个完全市场化的产物和不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现实之间的一种冲突,股市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化债工具,但从结果上来看股市融资的比重占社会融资总额比重还是太低,股市长期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市场,只是需要的时候被夜壶般拿出来用一下。 发达国家的股市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发逐渐形成的一个产物。但中国股市不同,中国股市的诞生带有强烈中国特色——先上马跑起来,有问题再解决。 上市资源的稀缺和与之形成的套现冲动,这是制度形成的,制度是股市的底色,而政策是制度的边际调整,这就使得中国股市对政策的反应远远大于对经济现实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只要政策醒过神,政策就能大力出奇迹,催生出一个本不该存在的牛市。 就像新能源汽车,一个东西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战略原因我们需要它好。 我之前讲过,如果种地能赚钱,农民将无地可种,如果炒股能暴富,普通人连证券账户都开不了,普通人、有好事和不排队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普通人在股市赚到钱很难,哪怕是牛市,这是事实,但这并不重要。 《乌合之众》这本书告诉我们,群体有亘古不变的三个特征——冲动、易变和暴躁。哪怕之前被市场毒打,只要市场因为一些政策预期和情绪明显好转,散户就会争相送钱进来。能不能真的赚到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感觉能赚到钱。 10月份全国住户存款大幅下降了5700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5732亿,与居民存款减少的数额几乎一致,也就是说,很多人把钱搬家到了股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言自明。只要钱从银行流出来了,并且能持续一段时间,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股市的体量和楼市不能比,但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可能并不比楼市弱。因为不管房产消费者还是金融消费者,只要消费造成涨价,大家就更愿意消费。财富效应本质是一种信仰,和量级无关的信仰。9月24日的重磅利好政策,就是希望股市上涨带来新的财富效应来拉动消费和就业。 但股市的短期疯牛并不能带来财富,而是零和博弈的赌场,搞不好甚至会带来一地鸡毛,进一步打击财富效应。长期慢牛才能带来财富幻觉,类似楼市的长期财富幻觉才能解决消费问题。 前两天人民日报头版谈到: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过坎,吃劲的时候更需要稳住劲。我们当不得“疯牛”,要当“慢牛”。 这里面说的是股市,又不仅仅是股市。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反对不劳而获,比如宏观经济数据还相对稳健,我们刻意忽略了财富效应这个基本的经济学事实,但当消费和外需开始明显拖累经济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拾起这个“夜壶”。 哪怕措辞是隐晦的,目的却是明确的。
文章来源于 汤山老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