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是快过年了。
如果你平时,吃水果的量,也就是每天 200-350g。
因为这个分量的水果,属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认证的合理范围。
但是,如果你经常,西瓜一干一整个,榴莲一吃吃一头,菠萝蜜整个整个买......
因为跟葡萄糖相比,果糖这玩意儿不在胃里消化,主要在肝脏代谢。
我帮各位总结了 300g 的常见水果分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饮料、零食、甜品也是重灾区,配料表上写「果糖、蜂蜜、果葡糖浆、结晶果糖」的,都得避雷。
下面让我给各位介绍,今年我的日常「甜品」大平替——
因为,「烤」这个行为,会蒸发一部分水分、还能够激化淀粉酶,让水果自带的一部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不但让水果吃起来更甜,甜的层次也会更丰富,吃起来完全不会觉得腻。
一块巴斯克的热量,够你吃 3.39 个这种烤柿子。
还能额外摄入维生素 C 和 β—胡萝卜素,这叫一个健康。
为此,我们把所有还在市的水果都买了一圈儿回来,反复测试,给大家总结了一套「烤水果」大法。
烤菠萝有个特别妙的地方,是你烤完之后,好吃的部分,会增加。
烤之前,菠萝心那块,又硬又涩纤维多还塞牙;烤之后,味道基本跟普通菠萝肉差不多,甚至都不咋塞牙了。
你别看才这么一个小尖尖,一整个菠萝算下来,那就是将近 1/4。
一个菠萝,能合7 块 5。就冲这个,我都得多烤点。
爱吃脆柿的同学肯定懂,这玩意儿盲买,踩雷几率非常大。经常人手一小箱不好吃的脆柿,还不舍得扔。
不夸张地说,「烤脆柿」,就是为了拯救这些难吃脆柿而生的。
你只需要把柿子洗干净、叶子和蒂去掉,裹一层锡纸,扔进去烤就行。
烤完以后,原来水了吧唧、一点儿味没有的过去柿,就会变得非常柿香浓郁、判若两柿。
这玩意儿属于高阶白人饭,说实话,材料繁琐、有点儿麻烦。
但如果你是奶制品+无花果的双厨狂喜爱好者,就非常值得一试了。
无花果的果香和奶香混合在一起,味道微甜。再加上火腿片的咸味,层次特别丰富。
我都感觉这玩意儿是一体式甜咸永动机,缺点就是你得能把控住自己、吃够就停。
加黄油、加糖、加蜂蜜的我都试了一遍,结论是:啥也不加最好吃。
一旦加了,你就会有种:「每个食材都挺好吃,但加起来怎么是这种味道?!」的感觉。
然后,我建议大家锡纸包好扔进去加热。这样你拿出来的时候,梨还能一蒯一勺汁儿。
这块儿就不给大家菜谱了,因为我烤出来的香蕉长这样:
尝了以后我发现,无论哪种香蕉、啥样的菜谱,基本都得加大量的糖和黄油,才好吃。
说完啥适合吃,再给大家分享一些「烤水果」过程中避免踩雷的小技巧。
1️⃣所有水果,都要放熟了再烤,越熟越好。不然难吃程度会成指数增长。
我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给大家算了一个极限值。
另外,糖类的,很建议大家兑点水、微波炉转一下,往水果上刷。
文章来源于 叔贵的健身思考笔记,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