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觅珍 —— 见证珠海从小渔村进化成经济特区
珠海博物馆是珠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由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管。1985年6月筹建,1988年10月对外开放。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3月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证书。2019年6月成立珠海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广东省文物局珠江西岸文物考古工作站副站长单位。
珠海博物馆先后在S楼和九洲城开办业务,2020年10月迁入海虹路88号新址。新馆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展陈面积6千平方米,有《珠海历史》(海洋纪事、珠海通史)、《艺文与民俗》(古今珠海人、传承在民间)、《共同的记忆》等基本陈列,并常年举办各类文物和艺术展览。省市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社科普及、环境教育、保密教育和大中小学学生思想教育基地设在本馆。
珠海博物馆长期贯彻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负责文物考古调查与发掘;藏品征集、保管、研究、鉴定与文物科技保护;陈列展示、教育推广、文化交流及其它与文物博物相关的各项工作,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一、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服务指南 1、免费开放对象: 社会全体。12岁以下未成年人须由成年人陪护或集体组织参观。
2、免费参观区域: 本馆常设展览、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区域。
3、参观方式: (1)疫情防控期间,本馆执行上级限流服务预约参观的要求,为避免人员密集采取限流服务、预约参观措施。
(2)开放日9:00至17:00总接待游客量不超过600人,预约人数上午不超过300人,下午不超过300人。临时入场观众可控制接待,但要严格登记身份证件。
(3)团体参观须提前一天预约,人数一般限制为20-30人,一般不得超过30人,超过建议分流。
(4)因修缮等特殊原因需要休馆,会提前通过官网、官微、公告等方式告知。
三、疫情期间参观办法: 1、观众在网上预约,在馆入口扫码,入场出示预约信息;临时观众在前台处现场办理实名登记,出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以及“粤康码”,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体温异常(≧37.3℃)或有明显呼吸道症状者,将谢绝入馆。
2、如出现体温异常或其他紧急状况,谢绝入馆。须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到馆“临时隔离区”接受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向市、区疾控部门报告和按规定进行应急处理。
3、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入馆及参观时,请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4、每一展厅内同时在场观众限定为按预约人数管理。工作人员将根据人流状况,实行控制措施与分流引导,观众请耐心等候。
5、观览过程中,如身体出现不适,可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6、建议参观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以免造成场所人员聚集。
7、本馆将全力落实防控措施,请游客、市民理解与配合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文明参观,营造良好有序的参观环境。
8、本馆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开放服务与措施,请关注珠海博物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四、观众须知 1、请观众在开放时间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入馆前自觉接受安全检查。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械具、腐蚀性物品、易污染展场环境的物品和宠物进入馆内。
2、衣履不整者、醉酒者及精神性疾病患者谢绝入馆。学龄前儿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等特殊人群须由成年人陪护入馆参观。高龄老人以及行动不便者可由工作人员优先安排进馆。
3、自觉遵守本馆免费参观制度,展场内严禁吸烟、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攀爬躺卧、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自觉保持安静,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良好参观秩序。
4、自觉爱护文物展品,展览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及花草树木等,如有损坏,须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部分展馆可进行拍摄,但谢绝使用闪光灯、立架、自拍杆等工具,且不得用于商业和出版用途。
6、本馆简介、展览介绍和有关活动信息在大堂免费发放。馆内禁止散布违法言论信息,未经许可禁止发放非本馆出品的任何宣传资料。
7、不便携带进入展厅的物品可免费存放在自动储物柜内,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8、请听从工作人员引导,协助我们维持好展厅内的参观秩序和环境。如遇我馆重大或临时性活动,须遵从我馆安排。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9、关于观众停车位,由于本馆停车位有限,建议观众搭乘公共交通来馆参观。
10、预约咨询电话:0756-3341233,0756-3324708
11、服务质量监督电话:0756-3324116
五、线路推荐 线路一:全面了解珠海历史 三层(珠海历史)➡️ 二层(传统艺文·民俗文化)➡️ 一层(共同的记忆)
线路二:了解珠海经济特区历史 一层(共同的记忆)
线路三:临展/专题展 二层(4、5展厅)
线路四:珠海历史的脉络和民俗文化 三层(珠海历史)➡️ 二层(传统艺文·民俗文化)
魅力珠海,欢迎您来!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后台联系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