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学徒做读书笔记汇报,想起十多年前大学毕业答辩被老师狂批:这论文是瞎扯淡
那时候我在厦门大学念书,毕业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指导的论文,主题是湿燥兼夹。内容已经基本记不得,但是大概的意思是:南方地区湿气重,湿气阻碍气机,导致身体津液分布失常,会造成身体某些局部湿气过剩,其他局部又津液不足的矛盾现象。
那天我的指导老师去东南亚出差,不在答辩现场。某位没有指导我的老师,就当场批评,说我的论文是瞎扯淡,连带我的指导老师也骂了一通。
当时给我气得!人家说打狗看主人,你倒好,连主人一起骂了
但是没办法,他是老师啊。我虽然不服气,那也只能憋着。我心里想:大家学术观点不同,你骂我也无法改变我的观点,我以后研究生论文还写这个!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对伤寒论了解不深。实际在临床上,湿燥兼夹的现象跟寒热错杂一样,是非常常见的。寒热错杂,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湿燥兼夹,是一样的道理。都是阴和阳之间的辩证关系。
能够体现湿燥兼夹状态的处方也有不少,最经典的就是五苓散。五苓散的核心症状是:口干、小便不利、舌头胖大有齿痕。口干是津液不足;小便不利是湿气内停。这种状态,黄煌教授总结为:水液代谢紊乱。这个说法,确实比湿燥兼夹高明多了
记得我曾经给一个北京的女士治疗她夜间口渴的问题。她是发烧后出现夜间口渴,渴得很厉害,喝水无法缓解,另外也长期便秘,但是白带也非常多,舌头也是齿痕很重的。严重口渴,是津液不足,是燥;白带过多,是湿气太重,是湿。这是典型的湿燥兼夹,也就是水液代谢紊乱。
她的身体,本身就是湿气重,气机运行不畅。突然的发烧,导致上焦的津液快速流失,但是因为脾胃湿气重,气机不畅,导致津液疏布不能够及时地缓解口渴的问题。即使喝水下去,也无法解决问题。因为水也要经过脾胃的代谢,才能向上输送到肺,然后运往全身。
于是我给她用五苓散原方,稍微加了点火麻仁润肠通便。服药一周后,口渴大大减轻,连耳鸣也明显改善了。这就说明,经过五苓散的“南水北调”以后,身体的水分代谢和分布趋于平衡。就连原本长期便秘的情况,也得到改善。
五苓散对于津液的运转和代谢功能调节,非常强大。因此我自己在临床上也经常用来调理减肥的病人,效果非常好。[呲牙]因为很多肥胖的人,本身就存在“津液”(也就是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比如说:很多人本身很胖,但是一饿就要低血糖。这就不是非常典型的矛盾状态吗?
这种矛盾的状态,和恢复的方法,实际上《黄帝内经》中早有描述。《素问·经脉别论》里,说了水分在体内的正常运转方式,就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水喝到胃里面,要通过胃本身的阳气,把水蒸发为气,输送到脾;脾主升清,它会将这部分轻清的水气归笼到肺;肺通调全身的水道,经过三焦,把这些水分再转输到膀胱。其实水到膀胱以后,不是直接变尿,而是还有一个跟肺之间的联动,最后是用完以后的废水归于膀胱,向外排出。(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一喝水就尿?因为身体的水液代谢机制出了问题,喝进去的水根本没有被充分利用。)
整个过程中,水的精华四处分布,走遍全身的经络。这个机制,只有在人体五脏阴阳调和的状态下,才能正常运转。一旦人体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湿气太重,阻碍气机,导致这个机制时常就会出现问题。
《黄帝内经》只说了正常的状态,但是没有说怎么办。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给了答案:五苓散。五苓散的组成是:桂枝、白术、茯苓、泽泻、猪苓。
用桂枝温通心阳,心阳可以暖胃土,促进饮入于胃以后的第一步动作,即游溢精气。(当然,如果本身心阳不虚,虚在肾阳,则改桂枝为肉桂,暖肾以助膀胱。)第二步,用白术/苍术帮助脾,完成温散水气,上输于肺这个过程。偏于湿气重的话用苍术,偏于脾虚的话用白术。第三步,用通行三焦同时走肺脾肾三经的茯苓,把肺和膀胱之间的通道打通,帮助肺完成通调水道这道工序。第四步,茯苓、猪苓、泽泻,通过利尿的作用,共同将膀胱内的废水,从小便里排出去!
五苓散的组方逻辑,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中医不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通过中药恢复你本身正常的脏腑功能,调动自身的抗邪祛邪能力。所以很多亚健康问题,也就是各种检查没问题,但是身体很不舒服的病,就应该找中医治,也只有中医能治。
好的,今天的啰嗦废话,到此结束。
文章来源于 邱医生说。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