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旅游攻略] 广州计划建设森林步道704公里 打造多元化游憩体验

昨天 17:31 3558 0

[复制链接]
人穷志不穷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昨天 17:31 |阅读模式

人穷志不穷 未绑定微信 楼主

昨天 17:31

在广州北部登山徒步、溯溪漂流、露营观星;在广州中部近郊徒步、露营野餐;在广州南部参与湿地教育、观鸟研学……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自然保护地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将构建“北屏、中环、南片”的自然保护地空间结构。未来将有更多、更高质量的自然保护地在广州孕育,让市民走进自然时,更好地享受绿色生态产品。《规划》还提出,以森林步道为线性空间串联各自然保护地,至2025年规划建设森林步道共704公里,为广大民众提供多元化森林游憩体验。 89a144afe29ebbba809a532ee6ffe99d.jpeg 已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1983年,经原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成广州市第一处森林公园——流溪河森林公园,自此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建设拉开序幕,实现了从数量的积累跃升到质量的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规划》晒出广州自然保护地“家底”。至2022年底,广州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批复总面积11.45万公顷,矢量面积11.49万公顷(含重叠面积),去重后矢量总面积为9.86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地涉海面积为0.03万公顷,全市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陆域总面积比例为13.22%(不特别说明时,文中均为矢量面积)。类型上,广州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2类自然保护地。其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0.97万公顷,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比例为8.46%;自然公园总面积10.52万公顷,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比例为91.54%。级别上,全市自然保护地共分4个级别,包括国家级(5处)、省级(11处)、市级(13处)、区级(60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占全市自然保护地总面积比例为52.88%。到2035年建成

示范性自然保护地数不少于20处自1983年广州市建成第一处森林公园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在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产品供给、科研监测体系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规划》明确广州市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和管控指标体系,确定自然保护地保护与修复、发展与利用的重点任务,强化顶层设计,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目标方面,到近期的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全面优化广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确保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发展有特色。展望2035年,通过整体布局和规划建设,全面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数量不少于75处,总面积不低于10.98万公顷,陆域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4.5%。需提醒的是,根据2019年下半年启动的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广州自然保护地89处,根据《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广州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为75处。《规划》提出2025年前建成示范性自然保护地数量13处,到2035年,示范性自然保护地数不少于20处。构建“北中南”

自然保护地空间结构记者留意到,充分衔接《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从全市层面形成分类分级、相互协调、特色凸显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形成“北屏、中环、南片”的自然保护地空间结构。具体来看,北部山林生态维育屏应以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水源涵养功能维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发展方向,开展森林植被保护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保护恢复、生态廊道连通等重点工程建设。重点保护40处自然保护地。中部都市郊野游憩环。打造中部“都市”翠环、珠江前后航道湿地环,形成环绕广州主城区的高品质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应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多元生态产品供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主要任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程。重点保护29处自然公园。 1219971c59a32967ca367449184c8e69.jpeg ■广州南沙湿地。新华社发南部滨海特色生态片。重点保护广州南沙湿地地方级湿地公园、广州南沙黄山鲁地方级森林公园等6处自然公园,形成以滨海型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多元自然保护地为特色的生态片区。值得关注的是,立足区位优势及自然保护地资源特点,《规划》按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类别分别梳理分析广州市75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提出相应的发展要求。例如,市民熟知的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其发展要求是拓展自然生态教育、休闲游憩和文化旅游等服务,开展湿地生态效益监测及评估,打造广州城央湿地品牌。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则是生态维育、调节城市环境、丰富市民生活。 看点 ①打造候鸟迁飞“中转站”广州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推进,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记者了解到,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广州南沙滨海红树林区级森林公园,作为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重要的“踏脚石”“加油站”,为黑脸琵鹭、黑翅长脚鹬等近十万只候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场所和觅食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胸鹀重现增城朱村并在此越冬。《规划》提出,支撑候鸟迁飞通道建设。以广州南沙湿地地方级湿地公园、广州番禺海鸥岛红树林地方级湿地公园、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关键候鸟停留栖息地,打造候鸟迁飞“中转站”。优化自然保护地内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引入具有较强水质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提高湿地的生境质量,恢复和重建鸟类栖息、觅食场所。②鼓励村民参与特许经营《规划》表示,突出自然保护地的公益属性,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营造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享收益的良好氛围。探索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是《规划》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在符合总体规划和相关管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励自然保护地周边住民参与特许经营活动,完善自然保护地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原住居民和相关产权主体的合法利益。③绿道、碧道与森林步道“相映成趣”未来的广州,绿道、碧道和森林步道将实现多道融合、“相映成趣”。针对广州市森林步道总长不足、联通不畅、可达性不高等问题,《规划》提出以森林步道为线性空间串联各自然保护地,全面推进森林步道工程建设,完善森林步道配套设施,打造兼具岭南自然风景和岭南文化的森林步道体系,为广大民众提供多元化森林游憩体验。至2025年,规划建设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广州增城白水山地方级森林公园、广州增城白江湖地方级森林公园、广东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帽峰山地方级森林公园、越秀公园以及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黄埔区、白云区、天河区、番禺区、南沙区森林步道共704公里。森林步道建设工程●建设北部从化森林步道。

至2025年,建设北部从化森林步道总长130公里。●建设东部增城森林步道。

至2025年,建设东部增城森林步道总长105公里。●建设西部花都森林步道。

至2025年,建设西部花都森林步道总长105公里。●建设中部城央森林步道。

至2025年,建设中部城央森林步道总长294公里。●建设南部番禺森林步道。

至2025年,建设南部番禺森林步道总长35公里。●建设南部南沙森林步道。

至2025年,建设南部南沙森林步道总长35公里。


文章来源于安徽商报新快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新手路上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

帖子2

积分20

图文推荐

  • 云浮“土特产”走俏香港市场

    国庆期间,在香港新界北区,由广东省云浮市港澳青

  • 广东珠海十大特产排行榜,芝士香蚝您一定要

    珠海是一个旅游胜地和美食天堂,在这里有众多引人

  • 太牛了!温州这个特产火到国外去了!

    随着秋风送爽,瑞安陶山的绿皮甘蔗迎来了一年一度

  • 广州不可错过的9⃣️个老广特色小吃

    来广州一定要吃这9⃣️个特色小吃呀,非常有老广

  • 游天津!流年繁花汇聚一碗蟹黄面

    五大道向来是人文故事聚集地。 而今天要说的,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