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发越少,寿命越长!” 一大早,张阿姨在社区广场跳完舞,就听到几位邻居激烈讨论这个话题。 她摸了摸自己日渐稀疏的白发,心里直打鼓:难道头发真的能预示寿命长短? 事实上,关于头发与寿命的传言从未停歇。 有人说“白发少的人活得更久”,也有人认为“头发浓密才是长寿标志”,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白发越少,活得越久?“白头发多的人容易短命”这类说法,在医生看来并无科学依据。 头发的颜色变化主要与毛囊黑色素细胞活性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色素细胞逐渐凋亡是自然现象,与寿命并无直接关联。 但值得注意的是,头发状态却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比如: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头发的状态与气血、脏腑功能息息相关。 寿命长的人,头发有这4个特征特征1:头发浓密,发量稳定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浓密头发正是气血充足、肾气旺盛的外在表现。 50岁后仍保持每天脱发量<100根,说明头皮血液循环旺盛,毛囊活力充沛。 这类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头发稀疏者低41%。 专家建议: 每天脱发超过100根需重视,可多吃黑芝麻、核桃等富含蛋白质和锌的食物,并定期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 特征2:光泽柔顺,不易断裂健康的头发自带柔润光泽,这得益于毛鳞片整齐排列和皮脂腺的正常分泌。 若头发干枯毛躁,可能是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或肝功能异常的信号。 自测小技巧: 将一根头发放入水中,若快速下沉说明发质健康;若漂浮时间过长,则提示头发内部结构受损。 特征3:头皮健康,无炎症头皮是头发的“土壤”,若出现头屑增多、红斑或瘙痒,可能暗示真菌感染、脂溢性皮炎甚至糖尿病等慢性病。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显示,头皮微炎症会加速毛囊老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 护理要点: 避免用指甲抓挠头皮,洗发水温控制在38℃以下,并选择pH值中性的洗发产品。 特征4:颜色均匀,无异常斑白60岁后仍保持较多黑发的人,通常抗氧化能力较强。 研究发现,白发骤增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尤其要警惕区域性突然变白。 例如,额角白发可能与脾胃失调相关,头顶白发或反映肾气不足,而两鬓斑白常与肝胆功能有关。 中医调理: 黑豆、桑葚、枸杞等食物可滋养肝肾;每天梳头100次,刺激头部穴位改善气血。 3招唤醒头发生命力① 吃出浓密乌发每周3次深海鱼(如带鱼、三文鱼),每日1把核桃仁,补充Omega-3和锌元素。 贫血人群可多食瘦肉、菠菜,促进毛囊供氧。素食者建议每日补充30g坚果,预防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早白。 ② 梳出健康头皮早晚用木梳轻梳头皮100下,激活200多个穴位。 此法能提升头皮血流速度37%,相当于给毛囊做“有氧运动”。 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拉扯损伤毛囊。 ③ 洗出清爽生态选用含椰子油、角蛋白的洗护产品,水温控制在38℃最佳。 油性头皮每周清洁3次,干性头皮2次即可。 切忌用指甲抓挠,指腹按摩更能维护头皮屏障。 小鹿答疑@健康达人老王:“我每年染发3次遮盖白发,最近听说染发剂致癌,真的假的?” 答: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确实可能引发过敏,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每年染发不超过4次且选择植物染发剂,风险可控。 建议中老年人染发优先遮盖局部白发,避免全头频繁染色。 选择植物染发膏,间隔3个月以上,染前做过敏测试。
头发如同生命的“信号灯”,浓密、光泽、强韧、色匀的秀发,往往是健康长寿的外在表现。 但真正的长寿秘诀,仍在于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心态平和的综合养护。 愿每位读者都能从“头”开始,拥抱健康人生! 您符合以上几个特征?欢迎留言分享护发心得!
声明:本文参考权威医学研究,但个体差异较大,具体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文章来源于重庆城市TV民生眼,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