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文化,是不少“老广”的骄傲,“饮啖茶,食个包”是广州人在周末的“大事”。在广州喝早茶,就像在武汉要吃热干面,在重庆要吃火锅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据说,喝早茶的习俗最早来源于清朝咸丰年间。当时,广东佛山出现了一种供大家吃喝聊天,名为“一厘馆”的茶馆。随着店铺的扩张,“茶馆”就慢慢演变成今天的“茶楼”。到了周末,人们相聚在茶楼里,泡一壶好茶,边聊天边享用各式各样的点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广式点心“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
虾饺 (图片来源:“广州酒家集团”微博)
虾饺,主要材料为澄面,虾仁等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将澄面做成虾饺皮,再把去壳的鲜虾搅成肉泥,加入用开水烫过的肥肉,再用麻油、胡椒粉等进行调味。蒸煮后虾饺皮呈半透明状,白如冰,薄如纸,内馅隐约可见,闻起来鲜虾味浓郁,吃起来更是香甜可口。
干蒸烧卖(图片来源:“包道广式点心”公众号)
在广东早茶中,干蒸烧卖是菜单中的二哥,仅在虾饺之下。要做好一颗干蒸烧卖,首先将蛋液、水和面粉混合擀成薄皮,然后把猪肉、虾肉、冬菇等肉馅放入皮中并捏成石榴花形。待大火蒸十五分钟后,柔韧细薄的面皮包裹着肥瘦相间的肉馅,皮软肉爽,十分鲜美。
叉烧包(图片来源:“美食导报”公众号)
叉烧包,顾名思义就是将叉烧包入面皮中。面皮用的是经过改进的发酵面团,馅料用的是调味过的半肥瘦叉烧粒。包子被捏成雀笼状,蒸熟后顶部自然开裂,形成开花的馒头,露出叉烧馅料。阵阵叉烧的香味随着开口处渗出,十分诱人。它不同于普通的包子,叉烧肉的甜,被极其松软的面包裹着,每一口下去都是满足。
蛋挞
广式蛋挞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酥皮蛋挞。蛋挞的做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好真正的酥皮蛋挞可一点都不容易,因为做酥皮蛋挞的工序十分繁琐,重复折叠后做好的挞皮能达到192层。出炉的蛋挞外层为松脆的挞皮,内层为香甜的蛋浆,看上去格外诱人。酥脆咸香的外皮咬下去咔嚓作响,香醇浓郁的蛋香味久久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俗话说“食在广州”,广州早茶食材新鲜、种类丰富、外形精美、做法考究,都体现了广州独特的地方饮食文化和广州人对味蕾体验的极致追求。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