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乘联会发布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03.3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0.7%。
具体来看,自主品牌市场零售113万辆,同比增长20%,当月国内份额为55.6%;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8万辆,同比下降2%,当月国内份额为33.4%,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8.1%,日系品牌为17.7%,美系品牌为6.1%。10月豪华车零售22万辆,同比增长8%;乘联会表示,10月车市零售环比走强,形成“银九金十”的较强走势,这也是近几年的常见走势,原因是新能源车的增长动力驱动环比走强,但持续的降价浪潮使得终端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终端促销边际效益递减,十月下旬观望“双11”等现象也有体现。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车企零售销量榜单来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表现平分秋色,但两级分化十分明显,前十车企中绝大部分车企均能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奇瑞汽车同比增长38.7%,而广汽丰田、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均出现下滑,其中上汽通用跌16.4%,而以往热销的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日系厂商均跌出前十。
作为唯一实现全电动化的品牌,比亚迪汽车(含比亚迪/腾势/方程豹)零售25.8万辆,同比增长25.4%。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的增长幅度已经有所放缓,同时开始通过降价获得消费者的更多关注。11月1日,比亚迪汽车推出“百万海洋感恩有礼”活动,消费者于11月1日-11月30日前购买比亚迪海洋网相关车型可享受大幅优惠,包括驱逐舰07、护卫舰05冠军版、海豚、海豹冠军版、宋PLUS冠军版,其中护卫舰07可享2000抵20000元,相当于变相降价1.8万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为231.15万辆,同比增长70.36%。按照300万辆年销目标计算,前10月比亚迪销量目标完成率为79.38%,意味比亚迪需在接下来的2个月完成61.85万辆才能完成目标,月均销量为30.93万辆。也就是说,如果接下来两个月比亚迪需要保持30万辆/月,则有希望实现年度销售目标,而降价无疑是为了保证销量目标的完成。
除了比亚迪汽车外,其它自主品牌车企也均实现高增长,其中吉利汽车增长13.4%,长安汽车增长11.2%,奇瑞汽车增长38.2%,长城汽车增长16.9%。今年以来,长城汽车陆续推出哈弗枭龙/枭龙Max、魏牌蓝山/高山、坦克400 Hi4-T/500 Hi4-T等新能源产品密集推出,加速新能源转型。业内人士认为,补上新能源的短板,是长城汽车的必修课,在当前终端销售放缓、“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市场环境中,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市场反应来看,长城汽车兴能源转型已经逐步显现。
相比之下,合资品牌市场分化极其严重,品牌之间相互竞争明显。以南北大众为例,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捷达)销量仅次于比亚迪汽车,为15.4万辆,同比增长12.3%,而上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斯柯达)销量排名跌至第五,为11.1万辆,同比下滑2.3%,更加惨淡的是总部同在上海的上汽通用(含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其10月销量同比下滑16.4%至7.3万辆,是前十跌幅最大厂商。
日系车企更加惨淡,前十榜单仅广汽丰田一家合资公司挤进前十,包括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均跌出前十,而进入前十的广汽丰田也不好过,其销量同比下滑5.4%至8.4万辆,但相比于其它日系品牌更好一些,例如东风日产销量为7.0万辆,同比下滑18.66%。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合资品牌车型越来越难以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随着自主品牌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形成技术壁垒,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加经济实惠的国产车上。
总的来说,10月是汽车行业的销售旺季,汽车销量增长不足为奇,车企为了能够抢夺市场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就连比亚迪也开始降价销售,而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呈现稳步增长状态,布局电动车的企业具备增长的潜力,使得传统合资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日系品牌的集体衰退就是典型例子。
年初以来,汽车市场面临史无前例的白热化竞争。进入下半年,随着国六排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库存车带来的价格影响消退,下半年燃油车市场价格走势将回归正常。随着秋季燃油车需求的回升,可能会呈现“先稳后回收”走向。
文章来源于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