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当父母过于关注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发现问题,进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负面预期:如果这样下去,孩子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的焦虑,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放大孩子的缺点。”
父母的焦虑往往是教育恶性循环的开端。然而,事实证明,焦虑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将孩子卷入情绪的漩涡之中。
多少孩子因父母的焦虑而受损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高达24.6%,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来自父母的压力。
例如,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有一位母亲在寒假期间为儿子安排了270份试卷、7本习题集和50页的自测题目。她坚信:“孩子不需要快乐的童年,需要的是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
尽管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却出现了问题。当老师要求孩子们自我介绍时,这位名叫凯凯的孩子竟然说自己没有名字。虽然他的街舞技艺出色,但他却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示。他的高分背后,是以牺牲心理健康为代价的。
01父母的焦虑会打破孩子的内在秩序
每个人都应顺从自己的天性,成长为真实的自我,如同种子遵循内在的规律发芽生长。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家长谷谷曾分享过类似的经历。
起初,她的女儿在学习上几乎无需家长操心,但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女儿的成绩提升缓慢,这让谷谷感到焦急。她开始催促女儿尽快完成作业,并在女儿写作业稍慢时批评她。
即使女儿完成了作业,谷谷也会立即让她开始新的练习,生怕浪费任何时间。
结果,一个学期下来,女儿的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女儿告诉她,由于时间紧迫,她已经很久没有在睡前背诵单词,也没有提前预习课程,这些都是她过去学习英语的方式。
这时,谷谷意识到,女儿之所以能够轻松学习,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而自己过度干预,反而扰乱了孩子的自然学习节奏。
02成为不焦虑的父母,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除非孩子邀请你加入,否则家长千万不要打扰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内在秩序。打破这一秩序会导致孩子从主动变为被动,逐渐失去自律性。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内在秩序,当他们迷茫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节奏,当他们犯错时慢慢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培养孩子的自律,首先要从父母自身做起,学会平和与放松。
- 缓解焦虑:焦虑无法消除明天的悲伤,只能消耗今天的能量。父母应该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与自己和解。
- 纵向看待孩子:心理学中的瓦拉赫效应指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领域。通过纵向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自信。
- 适当放手: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允许孩子独立探索,即使这意味着要承受失败的风险。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 “慢养”孩子:心理学实验显示,即使在早期表现出领先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与其他孩子持平。因此,父母应学会耐心,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育儿不仅是指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引领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而孩子则教会父母如何保持平和与稳定的情绪。最终,父母和孩子才会在这条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变得更加优秀。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文章来源于若爱育儿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