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开始,有的孩子一提开学就难受,有的孩子打不起精神,甚至还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孩子和家长要警惕哪些“信号”?如何克服“开学综合征”?听听专家怎么说。
“开学综合征”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名称,而是在假期结束、刚开学时,孩子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状态。中山五院精神心理科王相兰主任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调适机制尚未成熟,可能会通过躯体化的症状来反映内心的焦虑与不适应,尤其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阶段,孩子进入新环境可能会一时难以适应而表现突出。因此,在开学前后,家长和老师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变化。
“开学综合征”的信号
1
生理上:失眠、嗜睡、头晕、恶心、腹痛、大小便次数增加、疲倦、食欲不振等,而检查没有发现明显身体疾病。 2
心理上: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注意,当孩子出现以上表现时,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与正面生活习惯及情绪引导。多数孩子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自主调节后,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今后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持续影响。
做好这几点,远离开学烦恼
家长可以逐渐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不要让他们熬夜,睡前避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干扰;适量运动、睡前听舒缓音乐、喝热牛奶等都有助眠效果。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部分孩子可能难以适应从家庭环境过渡到集体生活的状态,家长可以鼓励他们提前联系同学,分享假期见闻;家长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积极引导、指导和建议,如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等说话技巧,恰当理解他人的语言和情绪信号,以及如何适当处理人际矛盾和冲突等。
当察觉到孩子的状态不佳时,家长应注意避免否认、先入为主、简单说教,注意用平和、开放的态度进行交流,引导、倾听孩子说出负面情绪,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安慰和鼓励。慢跑、打球、跳绳等多种运动方式都有助于紧张情绪的释放。
文章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官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