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不要过度共情你的孩子

2024-11-11 18:08:11 5869 0

[复制链接]
回憶褶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11-11 18:08:11 |阅读模式

回憶褶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11-11 18:08:11

孩子在慢慢长大,我和孩子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多。

很正常,两个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性别的、不同经历、不同立场的人,怎么会事事一致呢?话虽这么说,道理谁都懂,但怎么处理这种不一致,还是非常考验我的。最近发现的一个宗旨是:处理好和孩子的边界,不要过度与之共情。

何为“共情”
共情指的是,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感受的能力。它被认为是最能够让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爱着的表达关心的方式之一。“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在成为妈妈之后,最先学会或者与生俱来的母性就会激发这一能力。比如,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我们根本没办法忽略孩子的哭闹声;没办法忽略孩子情绪的变化,及时回应着他们的需求。这无可厚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孩子的内心也在慢慢强大,我们和孩子的边界也该逐渐划分清晰。你有你的事,我也有我的事,咱们互相明确并守护好边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承担起自己该负的责任。真的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立即、过度地去共情孩子。 07f6edac03e3e48f62093b3af481fa22.jpeg 过度共情,无法建立边界感妈妈这一身份得到认同,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让渡自己的边界之后得来的。有一个小生命在我们的体内吸收营养、慢慢变大;

婴儿借助妈妈的身体来到世界,起初需要“母乳”来辅助成长;胃口尚小,所以需要频繁进食、排泄,妈妈也不得不在夜晚一次次醒来;让孩子感受很多很多的爱,就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时间。这时候,母亲和孩子的边界很多是重合的,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是互相侵入的,根本无法各自独立,各自保持。我们总说,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 剪断脐带,孩子的生命开始;
  • 断奶,孩子独立进食;
  • 学走路,孩子独立行走;
  • 进幼儿园,孩子独立进入集体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建立自己的边界,母亲在一步步退出和放手,实际也是退回到自我的边界之中。我们尊重孩子,不强迫孩子顺从,但又要告诉孩子哪些是自己不能接受的。

一味的纵容,一味地共情,会使得孩子陷入混乱中,无法看清需要遵守的界限。父母明确自己的边界,实际是在帮助孩子如何构建和探索自我边界。比如,你可以生气,但不能骂人打人;

比如,你可以着急,但最好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比如,你可以喜欢别人的玩具,但不能私自拿走;比如,你可以想赢,但不能破坏规则;比如,你可以想玩,但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等等。 2d8baeb7c980f43a64aa91b2a775ae47.jpeg

过度共情
使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纾解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每次送他到学校门口,他总是哭闹着不愿和我分开。身为妈妈,看到孩子哭闹,自然也是揪心的。即便狠心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上班的路上还是会在脑海中反复去设想孩子在幼儿园继续哭闹的场景,是不是根本不能平复情绪,是不是根本不能和孩子们一起愉快玩耍?很快,我的猜想就得到了反馈:老师说,孩子只要进了幼儿园,看不到妈妈,立马就会收起眼泪,和老师有说有笑进教室,然后坐下美美享受起早餐来。甚至在下午放学接孩子的时候,他还在意犹未尽地和同学蹦来蹦去。孩子远没有我想象中的脆弱,他只是还无法很好把控自己的情绪。随着入学时间越来越久,他也渐渐明白:虽然和妈妈分开的一瞬间很痛苦、很想哭,但是很快好玩的事情就会接踵而至,我根本不用伤心!父母总是关心孩子的感受,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也容易感到焦虑和无助:如果我忽视他的情绪,孩子可能会觉得被遗弃,这种感受是多么痛苦,他会有多大的不安全感。可事实就是,孩子的开心和不开心转换非常快,甚至很多时候他自己都察觉不到。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应该允许孩子自由表达,不要过度解读,也不要被他们短暂的情绪所左右。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的过度共情,而是如何控制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增长,需要能力带来,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自会修炼、成就一部分;另一部分,就需要大人做好榜样,在情绪波动时,保持清醒和理智;知道对错,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变得更加稳定和成熟。 6c35e6f1b83008d0cfdf0ffb05163436.jpeg 过度共情

对“共情”的人来说,是一种伤害
周末孩子在家写字帖,因为想赶紧写完出去玩,但是越着急越写不好,一遍一遍擦了重新写(自己要擦的)。这个过程中,他有点不耐烦了,使劲拍着桌子说:“妈妈我讨厌你,你非让我写字帖。我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玩啊!”我边收拾衣柜边说:“写不成确实很生气,写慢一点试试呢。”“妈妈,我想打你,我写不好!”我也共情他了,可是换来的是更多的情绪发泄。“妈妈,我想骂你,我就是写不好。”我压着的火也不得不爆发了:“这作业是我给你留的吗?你写完写不完跟我有关系吗?”一看我发作了,孩子的口风立马就变了:“你都不领我出去玩,我的周末都在家度过了。”我一听更加生气了,周六刚带他去过电玩城,天黑才回家:“你要不然仔细想想呢!昨天在哪过的?”他没捞到一点好处,但又狡辩:“那今天呢?都周日了,明天又该上学了。”“早上一起来我就说了,写完作业出去玩,是你要歇会儿歇会儿。你歇着的时候,我在换床单换被罩、洗床单洗被罩、晾床单晾被罩,我一边忙一边等你,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那你应该描述你的困难和你的不适,而不是冲我发火。”听到这些,他也无理可辩,只能默默低下头写起来。虽然“共情”的概念被说得花里胡哨,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说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想一想,我“共情”孩子,那孩子是不是会与我“共情”呢?我换到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了,孩子也需要试着往我的角度“偏一偏”。如果一味共情孩子,对父母是一种伤害。因为需要共情孩子,所以孩子发火肯定是有原因的,这话没错,但是要求父母不能因此生气,不能因此有情绪波动,不能阐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那未免也太不把父母当人看了。万事都有一个度。父母与孩子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并不是认同,而是理解。作为母子,我们熟悉、适应彼此的行事风格。在成为母子的几年时光里,我们都有成长,也都需要继续成长。而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的过程。真实的人就是会生气,也会不生气;有情绪,也会处理情绪。只允许孩子真实,不许父母真实,这种无限制的过度共情,对父母是一种伤害。 1de09c9208a2dc6c60d201464ddbb16a.jpeg 养孩子难就难在,一方面我们要把他当孩子,另一方面也要把他当成人,尤其越长大,他就是一个越独立的人。这个度的把控,是没有标准的,需要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磨合。人嘛,能够和外界有积极的良性互动,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表现出同理心和合作精神,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这是每个人的功课。


文章来源于女儿派。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中级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4

帖子24

积分368

图文推荐

  • 来呼和浩特必去的几个景点,来看看你去过几

    1、五塔寺 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隅的五塔寺,

  • 广州9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景点,你都去过吗

    来了广州才知道,广州也是一个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

  • 终于开了!广州超绝观海公园,草坪尽头全是

    最近广州的天气也太好了! ☁️ 真的超适合出去

  • 安慰人的 5 个有效万能公式

    文章来源于 科普中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胆固醇”大户被揪出,猪肉落榜,不想被脑

    很多人一说到胆固醇,第一反应就是猪肉。 事实上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