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近日看见她这么两段话:
我发现在学习上,孩子会有两种不同类型: 一种是亦步亦趋型。就是学一点,就一定能看到回报。这个特质在女孩身上比例比较高,约占70%。比如我家老大,女儿,是一努力就能见成绩的学霸型孩子。
另一种是长期积累型。多数出现在男生身上,比如我家老二儿子。学习的特点是表面上你看不出他学了什么,但当他积累到一定层面,突然就通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孩在小学阶段成绩通常比不过女孩子的原因之一。这样的也能占到男孩中的70%。 看到这儿,有读者一定得说,这不是钱小雅和钱小能嘛。 可不,我也是这感觉,活脱脱的姐俩。 所以,我说钱小能的一些具体表现大家更可以明白这个真相。 1. 钱小能上一年级时候,我开始一段时间是很焦虑的。
尽管他和姐姐都没上过幼小衔接,都没上过学前班,可钱小雅一上学就一学就会,一说就懂,还能举一反三。 钱小能却是懵懵懂懂,学啥都慢好几拍,拼音学得慢,卷面大黑疙瘩,我还被班主任老师找过好几次。 焦虑一段时间后,当我确实感觉到这是一个货真价实费妈小孩的时候,就彻底释然了——释然,就是我懂了,我认了。 天底下最怕的就是“我认了”这三个字!不信你试试。 一释然,就松弛。一松弛,就容易干正确的事儿。 反正对钱小能,我是不再抱养个学霸的打算了,但也不可能放弃,就是学习该补补,该玩玩,生活该爱爱,原则该狠狠。 究竟费我多少脑细胞,那是没法计算了。 到钱小能三四年级,学习上忽然上道了。到五六年级,成绩爬到快山顶了,自信心爆棚。
2. 现在回头想想,养个男孩,很多时候他会看起来趴着不动了,油盐不进了,烂泥扶不上墙了,眼看完蛋了;这时候你得熬住,挺住,千万不要寻短见。 一旦埋头搞自己的事,环视人世间,还是有不少值得做的事。 关键点是,咱们女性,眼睛一定不能总盯着孩子,尤其是男孩。 熬过一段时间,冷不丁再一端详,柳暗花明啦,小男孩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让我刮目相看,成绩好了,学习有动力了,思想深邃了…… 这时候就觉得,人生真是一场又一场极致体验啊!幸亏熬过来了。 当然了,你要不会观察孩子,对他的成长没兴趣,也就无缘体验这一切。
3. 比如前两天,钱小能视频里跟我说,他最近去了他爸的大学同学范叔叔家。说范叔叔家阔气得像个城堡,叔叔工作之余打高尔夫,旅行,带娃运动,购物,总之过得充实又惬意。 而他的爸爸,从年轻就是个工作狂,休息两天就像犯罪一样。他给我分析两种类型的利弊,也没有否定他爸。 他还跟我说,他自学社会学时候,观察到加拿大的蓝领也不少挣钱,跟大学教授差不太多。他说自己在研究为什么会这样,他认为这样才是比较公平的,人和人之间的财富差距变小,幸福感才会提升。紧接着分析一个社会如何才能达成这样的状态。 反正,他说的真比我写的要深刻。这很让我惊讶。 我一说他19岁就懂得思考社会了,太棒了,他说他10岁就思考社会了,就是没告诉我。
最后我说
沈奕斐老师说的这个阶段性爆发,其实就是人的智力和自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女孩也有爆发式发展,但占比没有男孩高。 任何量变总是缓慢的,到了质变状态才看清楚。
这个研究可以给到我们一个提示,即家长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我的经验是,不要两眼盯紧他,但尽量呼应到他,和他心意相通,当他成绩很好时,咱和他一起开心,成绩不好时咱和他一起沮丧,再适当鼓点劲,看哪里可以帮点忙就可以了。 主打一个——不寻死,熬过去。
文章来源于 梅拾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