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几乎所有的古村进去参观都是免费的。但有一座古村例外,它就是东莞的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村,这个对外被官方称作 “南社明清古村落” 的地方,宛如一位穿越时空的老者,承载着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厚重历史。尽管它有着这样的名称,但实际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800 多年前的宋朝。在悠悠岁月里,它宛如一颗璀璨而古老的明珠,闪耀在这片土地上。
从宋朝一路走来,南社村历经无数风雨变迁,朝代更迭。每一块古老的砖石、每一片斑驳的屋瓦,都像是一位位无声的历史见证者,默默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古老的建筑风格在时光的雕琢下,越发显得古朴而神秘,它们是宋朝文化传承至今的生动写照,也是这座古村魅力永恒的根源所在。
在宋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浙江谢氏一族为求生存,无奈踏上了避难之路。他们背井离乡,一路辗转来到广东韶关的珠玑巷。珠玑巷,本是一处安宁之所,承载了无数南迁之人的希望。然而,命运的波澜并未平息,宋末元初,战乱的阴霾再次笼罩,连这珠玑巷也不再太平。
于是,谢氏族人不得不再次收拾行囊,向着未知前行。当他们来到东莞茶山镇时,仿若看到了新的曙光。于是,他们停下了漂泊的脚步,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古老村落的名字有着一段独特的变迁故事。最初,村庄建于南畲塱之畔,故而得名南畲村。这个名字承载着村庄初始的记忆,仿佛铭刻着先辈们在此开基建业的艰辛与希望。
然而,在农村的文化传统中,语言的谐音往往有着特殊的寓意。“畲” 字与 “蛇” 同音,而蛇在乡村文化里常常带有一些负面的象征意义,这让朴实的村民们心生不喜。他们渴望一个更吉利、更能带来好运的名字,于是经过商议,村庄的名字被改为 “南社村”。这一改动,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变化,更像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寄托。从此,“南社村” 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村庄新的历史标识,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情感与故事。
历经800多年过去了,南社村保留下来的古民居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至今修缮完好的约有700多间。村中央有一口池塘,这些房屋沿着池塘被分为四个坊,同时,也有东南西北四个门,一般游客进出只能从西门。
池塘在正中心,被2座桥、1条路分成4段,各由不同的名字命名。池塘靠近北门的位置,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形成一片巨大的伞盖,伞下,立着几个塑像,大致是先生教学、学生读书的场景。以示南社村自古以来,便很注重子孙后代的文化教育。
榕树以北约5米的位置,是谢氏祖坟,字迹清晰,四周被打理得非常干净。
沿着胡同穿行,青石板路的两侧遍布旧居,有名字的,诸如谢元俊故居、谢汝缪古居等等。南社村不仅古民居多,祠堂也多,竟然高达30多间。
照理说,这么一个大家族一定会出现一个大人物,你别说,还真有。
其实在南社村,谢氏只是其中一个大姓,村里还遍布着戚、席、麦、陈、黄、钟等姓氏,其中一座谢氏家庙,是为纪念谢氏19世祖谢遇奇所建。
南社村有一个人叫谢遇奇,是南社村第19世祖,谢遇奇的父亲是南社村有名的乡绅,家里有许多产业,谢遇奇排行老三,算是妥妥的富二代了,虽说家里有钱,但父亲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儿子们的培养。而且,谢遇奇的叔叔还给家族的孩子们修建了书屋供他们读书。谢遇奇不爱读书,却爱习武,父亲不仅请名师教学,还专为他打造了举重的石锁以及关刀、石锤等等,听说,那一把关刀便有122.5斤重。成年后的谢遇奇加入了广东水师,通过报捐,获得了一个七品军阶。 不过,机会从来不会亏待真正有实力的人,谢遇奇得到人生第一个军阶后,便去广州参加乡试,一举拿下了武举人第4名的好成绩。1865年,时年22岁的谢遇奇又参加会试,考取了第42名武进士。27岁时,谢遇奇已经是守备了。清朝时期,到了1880年,海防作为防御重心越来越重要,那个时候的谢遇奇被作为二品大员在广东水师以副将身份“以待备用”。此时此刻,他终于完成了从小兵到将军的蜕变。 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南社村出了多少个人物,不能细数,但这里却是央视采访过11次的地方,足见其丰富的人文底蕴与过人之处。
这样看来,30块钱的门票,儿童半价,价钱稍贵,在某团或其他平台买票优惠一点。旅游贴士:南社村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停车:免费,可导航西门游客入口。
文章来源于 阿诗带你去户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