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老家那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一直卖不出去,因为挂牌,我微信里加了不少中介,可月均来电问价和带看房的也就2-3次吧,与国庆那会A股和房产中介朋友圈里短暂的狂欢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金融啊经济啊真就是我的知识盲区,我想搞清楚我的房子为什么卖不出去,查了一通数据才发现房地产此前供过于求的情况有多吓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亿平方米,再结合另一组截止今年3月的数据——全国过剩的存量房接近50亿平方米来看,这什么概念?不严谨地算一下,按每套房100平方米均摊下来,也相当于5700多万套房子。所以说,即使抛开网络上口径不一的统计误差来看,面对这千万级别的空置房规模,不是说降点利率、上点杠杆就能消化的。
再联想到今年预计近3亿的单身人口,以近年来约5%的结婚率推算也有1500万新婚人数(事实上2024年前三季度新婚登记才474.7万对),假定每一对都有能力买一套房,那也只能消化掉750万套......好了不能再推算下去了,请自行理解。
一边是许多工薪族收入被统计在平均线之上,一边是房价远超平均收入可承受的水平。这样悬殊的收入房价比,究竟房地产商有没搞明白自己的潜在客户在哪里?自己的市场在哪里?产品的定价该定在哪里?
通过低利率、低首付、营造抢房假象的效果已经被实践啪啪打脸。一边是开发商困于债务和资金链压力而无暇投入,一边是居民当前收入下降及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而囊中羞涩,房地产市场再也不可能通过这三板斧去吸引热钱进来了。
财政扩张是必然的,可现实是,供给侧的定价与需求侧的实际购买力不匹配,去库存定位与存在真实需求的市场不匹配。用人话来说就是,有真实刚需的地方不提供足够的刚需盘,没真实需求的地方还要浪费成本去做大规模收储。如不严格落实按需收储,那么再多10万亿的化债,也只不过是把钱扔出来了,并未改变财富分配的路径,意味着有钱也进不了你我的口袋。
先叠个甲啊,我并不是否定化债,相反,要刺激消费需求,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化债是很有必要的。但传统的财富分配路径是——地方拿了钱(或借了债)基本就给承建商一条路子,要么盖房子,要么搞基建。可这些年来,无论是规模庞大的空置房、烂尾楼,还是入不敷出的基建设施,都足以表明某些地方市场的需求是不真实的,虚假的,泡沫的。
那些借来的巨额债务,投入的真金白银,都通过承包的方式实现了财富转移,进入了层层中间群体的口袋(上半年我在文章《县城婆罗门》里有提及部分)。在这里我并非要批判谁,毕竟其中极大部分群体也是正正当当地付出劳动力换取报酬的,而是想指出这样的财富流动并不能如期地带动经济,反而会滋生更多关于市场秩序和社会风气的问题。
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便是:我们在奢侈品消费规模上都快要问鼎全球榜一大哥地位了,而大众消费市场却持续萎靡。
真实的需求在哪里?
真实的需求,是像我这种未来两三年随着小孩将要上学、迫切想要改善住房需求的中年人,以及每年超过1000万(明年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达1222万人)从校园走向社会、迫切想要独立生活、组建小家的年轻人,而这个年超千万的市场需求至少会延续6-8年。换而言之,不算其它年龄层的需求,单看毕业生,这起码都是未来目标群体总量过亿的市场规模了。
房地产行业大潮退去,其实作为门外汉,我也不懂这行业的门门道道,更不懂房地产金融与经济这样宏大的命题叙事,看房地产也就一个小老百姓视角。
老实说,这些合理的住房供给只要大规模释出,房价就会稳定在合理的供需水平,更多年轻劳动力会流向就业前景和生活幸福感相对更均衡的地区,那么对手持房产并仍幻想能靠投机致富的群体,对前期大手笔投资基建但实际需求不足的地方都必然造成冲击。一边是当下的既得利益群体,一边是未来的潜力股,站哪边,如何站,是对决策层的巨大考验。诚然,我始终认为,承认原来某些地方盲目投资失败没什么不可以的,更可怕的是不承认之余还在原来错误的路子上胡搅蛮缠,代价只会更大。在经济下行阶段,钱就应该跟着人流动,才能真正激发市场潜力。
只要化债真正用在那些有真实需求的地区和群体身上,房价收入比足够合理,那些目标群体在购房之余,还能有充裕的预算去添置家装、家电、家居、日用品等,可拉动下游庞大且持久的消费需求,而不是勉强掏空六个钱包买了房,还得空置半年等资金回笼,再逐步装修和添置家具家电。
与老一辈人相比,千禧年后的年轻目标群体更愿意为自己投资,更愿意为美好生活支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政策要理解他们。
文章来源于 月月鸟moon moon bird。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