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历史悠久,曾是滇池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时就纳入了中原版图,跟中原文化还杠上了“联姻”。这里山水环绕,特别是抚仙湖,清澈得像块巨大的水晶,能见度杠杠的,说是“天然氧吧”也不为过!玉溪人民不仅会过日子,还特别会种茶、种烟、酿酒,至于美食,绝对有十种以上让你一口接一口,足够满足你的味蕾冒险!在这里我介绍一些美食,绝对勾起你的向往。 一、玉溪“鳝鱼米线”
厅堂的鳝鱼米线 一定会想到鳝鱼米线,鳝鱼米线是云南玉溪著名的风味小吃。米线对于云南人来说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米线。鳝鱼米线就是云南众多米线口味中的佼佼者。鳝鱼米线虽起源于玉溪,但因其口味上佳,风味独特,而在云南广泛流传,除玉溪外,昆明、红河,楚雄、曲靖、文山等地都能品尝到,正逐渐成为著名的云南美食。 玉溪鳝鱼米线在民间还流传一个故事:很久以前,玉溪有户穷苦人家晚年得子,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可是,他家穷得半年没吃肉,仅有些米线,但哪来的米线“帽子”呢,急得没法,老人就捉了些鳝鱼来做“帽子”待客。谁知,米线一端上桌,香味四溢,客人们尝了后赞不绝口,连问这种米线叫什么名字,主人随口答道:“鳝鱼米线”。从此,鳝鱼米线便在玉溪逐渐流传开了。而且越制越精,越来越好。
民间鳝鱼米线 鳝鱼米线讲究食材,以新鲜野生鳝鱼和优质米线为主料,辅佐以香菜、薄荷、葱花、韭菜、油辣椒、花椒油、大蒜油、酱油等配料,色泽鲜艳,红、白、绿相间,口味独特,麻、辣、鲜、香,滑嫩爽口。滋味只有你亲自来品尝过才能真正的体会。在玉溪一年一度的“玉溪米线文化节”更是使鳝鱼米线名声大震。更有甚者从昆明驱车数百里到玉溪只是吃一碗地道的玉溪鳝鱼米线。 二、“江川铜锅鱼”
铜锅鱼 江川,在抚仙湖有无鱼不成席的说法,铜锅煮鱼,是抚仙湖畔最具特色的煮鱼方法、也是最经典的美食。用抚仙湖的水、抚仙湖的鱼、抚仙湖的铜锅清煮做成的铜锅鱼,配以传统手艺,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爽口,极具地方特色。 抚仙湖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淡水湖泊,周边无污染,所以水质极佳,湖内特产金线鱼、抗浪鱼,铜锅煮鱼就源于抚仙湖。世上的铜锅多得是,抚仙湖铜锅鱼却比别处的好吃,这是因为有四样东西是餐厅独特的,别处无法做到:抚仙湖里的鱼、抚仙湖里的水、抚仙湖人配的佐料、抚仙湖当地的铜锅。 好吃的铜锅鱼少不了一份秘制的“明星蘸水”,香油加入糊辣椒、葱末、姜末、蒜末等调料下锅炒制而成,其味麻辣鲜香,堪称一绝,再辅以当地渔民自己腌制的各式各样的咸菜,保准让你吃得大呼过瘾。
绝配铜锅鱼铜锅饭 吃铜锅鱼,少不了的还有它的“伴侣”——铜锅洋芋饭。铜锅洋芋饭既要焖熟又不能糊锅,靠的是煮饭师傅老到的经验,精准把握火候,在最恰当的时间起锅、上桌、开盖、搅拌,一套麻利的动作之后,米饭和土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香气扑鼻,锅中米饭香软适中,饭中油汪汪的洋芋色泽金黄,一口咬下去是又香又糯,美味无比。 三、“峨山舂鸡”
端上大雅之堂的峨山舂鸡 峨山以彝族人居多,峨山舂鸡被称为一道彝族名菜,口味独特,麻辣鲜嫩,以小街舂鸡尤为有名。 因加入当地产的大香椿籽面、花生,这些食材与鸡肉完美融合,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峨山舂鸡口味独特,麻辣鲜嫩,吃起来麻辣爽口,就像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生活,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
民间的峨山舂鸡 在制作过程中,峨山舂鸡采用传统工艺,经过多道工序精心烹制而成。香椿籽面的加入,让鸡肉更加鲜嫩可口;花生的香脆和花椒的麻味相得益彰,使得这道菜肴麻辣鲜香,口感层次丰富;小葱、姜丝、蒜蓉等配料的点缀,让这道菜肴的口味更加多样化。峨山舂鸡以其口味独特、麻辣鲜嫩而著称,成为当地餐馆的招牌菜肴之一。 四、新平“嘎洒汤锅”
牛汤锅与沾水料 到新平谈到吃,首先就要冲着戛洒汤锅而去。在新平有着浓浓花腰风情的戛洒镇,距县城四五十公里,戛洒的空气中飘着花果香,也飘着汤锅的牛肉香。吃汤锅是件痛快的事,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酣畅淋漓地品美味。
民间牛汤锅 汤锅正宗做法,选料有三好:牛肉要好、水质要好、作料要好,每一道工序颇为讲究。制作上等的牛肉汤锅,要挑选本地放养的小黄牛,以保证牛肉鲜嫩和生态;熬煮时,骨、肉、肠、肚、头、脚等全放进去,混合熬制,让各种味道互相交融,以保证味全味正味纯;切牛肉要按照牛肉的条理分割,以保证入口时的香醇口感。 当然,在制作时对汤锅熬煮的燃料、火候和时间也有要求,鲜美的牛汤锅要烧柴禾而不用煤电,先大火猛煮,后小火慢熬,只放入八角、草果和盐,一锅汤锅至少四五个小时才熬得成。戛洒汤锅,一看肉质,二看蘸水,美酒助兴,一桌一伙人,一个大棚一大群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把人的粗犷豪放、澎湃激情吃出来不可! 五、元江“弯根香芒鸡”
弯根香芒鸡 弯根是一种芋科植物,多产于元江热坝区,花、茎、根均可食用,可用于炒吃或炖吃,其味甜美,腌制弯根是傣家人的传统美食,弯根酸菜的加工可分为干腌法和水腌法两种,过去多采用干腌法,其保管时间较长,但近年来因需求量大,大都采用水腌法,也称暴腌法,取其根部洗净,经过最费工的去皮工序,再洗干净后,加入盐、辣椒、花椒,揉匀便可入罐密封,因其水分较多,发酵较快,腌三四天就可食用,盛在盘子里弯弯曲曲、色泽鲜艳,味道酸辣爽口,深受吃货喜爱,是元江傣家人的传统美食。 “弯根香芒鸡”,就是腌制过的弯根与元江香甜柔滑的芒果搭配与当地土鸡制做而成的一道美食。组合的酸辣、生脆、鲜嫩之味道,亨誉省内外,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坛,成为宾宴佳肴。 五、“通海甜白酒”
甜白酒 在通海曲陀关,甜白酒酿造有700年的悠久历史,民间自古有“以糯米拌曲,对时而成甜酒,醇甜清香,可祛风除湿、滋补强身”的说法, 并以其天然、清甜可口、营养丰富、蕴涵浓郁文化底蕴等特点吸引着四方来客。 通海甜白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酿造工艺。通常情况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会加入麦芽或者其他杂酿,以增加产酒量和提高原料酒的品质。但通海甜白酒不一样,它采用了“单釀单烤”工艺,即在高温下烤制高粱后,只用高温蒸馏把发酵后的高粱发酵液直接提取出来制成白酒。这种独特的工艺会使得高粱中的淀粉质部分糊化,形成一定程度的糖分。而这些糖分在发酵过程中会被酵母分解为乙醇,形成酒精,并释放出相应的二氧化碳,从而产生了通海甜白酒的甜味。
劳动者智慧让每一滴甜白酒都凝聚着通海人民的智慧与心血,独特香气和口感,使其在甜品界独树一帜。它的美味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宛如一位低调而内敛的美女,静静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六、“华宁萝卜丝鲊膜肉” 鲊膜是华宁的一种特有咸菜,过年时每家都要煮上一大锅“大锅菜”,年后,人们就将大锅菜的汤放入锅中,加入盐、糖、辣椒、草角、八角,熬至辣香四溢时,放入萝卜丝揉拌,萝卜丝根根浸透红润时,将之捞出,撒上预先炒制好的米面拌匀,凉透后装入坛子压实存放,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下饭菜了。
上盘鲊馍 据介绍,想要做出美味的鲊馍,食材的选择最为重要。雪白细长的干萝卜丝、肥瘦相间的猪肉、鲊面是华宁县腌制鲊馍的三大主打原材料。其中,鲊面就是将加了八角、草果、陈皮、茴香籽等香料的大米炒香后磨成粉面,优质的鲊面一定要细腻,同时还要有很浓的米香味。
大锅炒制 食材准备好了,就开始熬汤。将带皮的猪肉放入锅中用大火煮,煮的过程中放入食盐。通过高温让猪肉中的油脂渗透出来,也让汤中的食盐浸入到猪肉中,汤中的油越多,鲊馍才更软更香,而食盐的浸入也将延长鲊肉的保存时间。 七、“易门鸽子炖菌”
菌汤鸽子 易门是云南野生菌主要产地之一,易门野生菌是最地道的山珍美味。易门生长着200多种野生菌,其中可食用者70多种,且年平均产量达5000多吨。 野生菌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它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而鸽子的营养价值极高,既是名贵的美味佳肴,医学认为鸽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
野生菌鸽子汤 秋冬季节,来一碗鸽子野生菌汤,一定大补。
文章来源于 深度行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