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文分都扣哪儿了?
语句不通、表达不顺、 字数不够、素材老旧、 开头不惊艳、结尾无立意…… 想要应试拿高分,要的不是天分是技巧! 12月30日上午9:00,点击预约直播间 我们请到了作文名师花生酥老师 期末考前突击,点对点解决孩子写作难题 让孩子短时间从“憋不出”到“超会写” ▽▽▽
当孩子犯错、不听话的时候,父母总是容易发火、吼叫、甚至打骂孩子: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找麻烦!”“你怎么这么笨?猪脑子.....” 这样的批评教育,不仅无效,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剑桥大学心理沟通课《赞扬与责备》里就提到:
责备引发的羞耻和内疚,有积极正面的存在价值。
但责备也具备摧毁性,它激发的是被排斥和被驱逐的恐惧。
它能让我们为了被群体接纳努力活着,也能让我们多次被排挤之后渴望去死。
心理学家钱志亮说过:
“当孩子犯错了,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孩子、教训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法引导他自我反思,唤醒孩子内在的自省能力。”
批评的内核,是引导和鼓励。
批评的目的,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成长之路。
它不该变成父母裹挟着负面情绪,摧残孩子幼小心灵的武器。
真正有用、有效的批评,一定是我们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和话语,来指正他们的错误。
并用积极的暗示,引导他们改正。
所以在他们感到内疚不安时,给予他们一个爱的拥抱吧。
在他们低头认错时,说一句“我相信你”吧。
在他们改正以后,大方地表扬他们吧。
我相信,那时候的他们,一定会日渐变得如我们所想般优秀。
文章来源于妈妈抱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