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往往费尽心力,
期望孩子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茁壮成长。
然而,有时候适当的 “放手” 比 “管束” 更具智慧,
尤其在以下这三件事上,父母少管一些,
反而能激发出孩子内在的潜力,让他们更有出息,
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探索兴趣的道路上少管,让孩子自我驱动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内心就像被点燃了一把探索的小火苗。“兴趣的种子,自会在自由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过多干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规划孩子的兴趣方向,或者对孩子探索兴趣的方式、进度指手画脚,那很可能会扑灭这来之不易的热情之火。比如,孩子对绘画展现出了喜爱,兴致勃勃地拿起画笔在纸上涂鸦,尽管画得并不完美,但他们享受着创作的过程。
可若父母总是挑剔孩子画得不像、颜色搭配不好,或者强行要求孩子按照某种既定的模式去画,孩子很快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相反,当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尝试、去摸索,孩子会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主动去学习绘画技巧、欣赏优秀作品,甚至可能将这份兴趣发展成一生的特长与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
父母要做的是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现出好奇与喜爱时,不要急于评判或介入,而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例如,如果孩子喜欢阅读科幻小说,那就多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科幻作品;
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为他们购置合适的乐器,帮他们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等。同时,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探索兴趣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和感受,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一起探讨遇到的问题,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交给孩子,让他们在兴趣的世界里自由驰骋,依靠自我驱动不断前行。
面对挑战的过程中少管,让孩子学会独立
人生路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孩子也不例外,而这些挑战恰恰是他们成长的绝佳机遇。“挫折是成长的磨砺石,独立是跨越的通行证。” 当孩子面对挑战时,父母如果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帮孩子解决问题,看似是在保护孩子,实则剥夺了他们锻炼自己、学会独立应对困难的机会。
比如,孩子在搭建积木城堡时,遇到了结构不稳、总是倒塌的问题,若父母直接动手帮孩子完成城堡搭建,孩子虽然得到了一个完美的成品,但却没有从中学到如何平衡积木、如何根据结构调整搭建方法等宝贵经验。
长此以往,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难题时,就会习惯性地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的帮助,便会不知所措。而若父母能忍住插手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不同的办法,哪怕失败多次,孩子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应对挑战的思路,变得更加坚韧、自信,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这种独立应对挑战的能力将伴随他们一生,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独当一面。
父母要培养自己 “袖手旁观” 的勇气,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在挑战中犯错。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比如 “你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呀?”“你有没有尝试过其他办法呢?” 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鼓励他们想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尝试去实践。
同时,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挑战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有能力应对困难,增强自信心。例如,孩子在学习骑自行车时摔倒了,父母可以说:“摔倒了没关系呀,你已经很棒了,刚才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平衡的技巧呢,再试试,肯定能骑得更好。”
情感表达的细节上少管,让孩子自由表达
情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们需要通过表达来与外界沟通、释放情绪、建立人际关系。“情感的河流,唯有畅行无阻,方能滋养心灵的花园。” 如果父母对孩子情感表达的细节过度管控,比如规定孩子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不能哭,或者对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用词进行严格限制,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变得不敢表达或者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情感。
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后想哭一场来宣泄情绪,可若父母觉得 “哭鼻子没出息”,制止孩子哭泣,孩子内心的委屈就无法得到释放,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相反,当父母给予孩子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喜怒哀乐,无论是通过言语、绘画还是其他独特的方式,孩子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自如,心理健康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父母要营造一个包容、接纳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所有的情感表达。当孩子表达情感时,认真倾听,用理解的眼神、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不要轻易否定或批评孩子的情感表达方式,哪怕觉得不太合适,也可以用温和的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比如孩子生气时大喊大叫,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不过大喊大叫可能不太好哦,你可以试着深呼吸一下,然后和我说说为什么生气呀。” 同时,父母自己也要做好榜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看到情感表达是正常且自然的事情,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与烦恼。
柠檬妈妈说一说
为人父母,爱孩子是本能,而懂得何时放手、何处少管则是一种智慧。
在孩子探索兴趣、面对挑战、表达情感这三件重要的事情上,少一些管束,
多一些信任与支持,就如同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
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空间里茁壮成长,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追逐梦想、实现价值。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领悟这一真谛,用恰到好处的 “不管”,
成就孩子更加灿烂的未来,让他们成为有独立人格、有内在驱动力、情感丰富且健康的人,
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成长。
因为,孩子的人生终究是他们自己的舞台,而我们,只需在幕后为他们鼓掌加油,看着他们绽放光芒。
文章来源于 优秀孩子养成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