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把两首合并成一首,寄去参加某全国性征文比赛,得了一等奖。 虽然,这奖也不怎么正规,但孩子高兴了一整年,写作积极性大增。
二
一个孩子平时内向,但初次演讲发挥得特别好,赢得阵阵掌声,还被同学选为周冠军。
三
究其原因,上面的这两个孩子都尝到了成功的甜头,让未来有了奔头,心中充满了快乐。
他们不认为写作是苦,不认为演讲是苦了。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快乐的事了。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意识如同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它负责逻辑思考、理性判断; 而潜意识,则是深藏于海面之下的庞大冰山,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情绪乃至命运。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停地加持正能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喜欢学习、喜欢做事。
四
营造氛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环境的布置,一种是爱学习的风气。 房间里干净整洁,随处可见摆放整齐的书籍,客厅的茶几上、卧室的床头柜上,都是各类经典名著。 全家人都会固定抽出一小时,安静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孩子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 相反,天天麻将声声、吵架战争不断或者电视音箱隆隆声的环境,能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加持什么呢?
五
在学校里,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样重要。有些学校每天能定时晨诵午读晚省。
有的学校会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好书。 值得一提的是,年级越高,小伙伴之间的学习氛围影响越大。 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就连原来喜欢学习的孩子也会被带偏。
六
文章开头举的例子,就是增强了孩子的信心,尝到了努力的甜头。 曾经有一个孩子,原本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但因为性格内向,总是不敢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次学校举办绘画比赛,老师特意鼓励他参加,并在班级里展示了他的几幅画作,夸赞他的色彩运用大胆、想象力丰富。 在老师的鼓励下,这个孩子信心大增,不仅积极参加比赛,还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大人可以用语言,还有非语言(比如微笑、鼓掌、拥抱、拍肩、奖品等),增强孩子信心。
七
并不是事事包办,而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时伸出援手。 正在跃跃欲试时,大人就会一只手拎着我的上臂,助我跳到对岸。 帮一把,扶一下,不懂欲懂时点一下,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这时,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回顾相关知识点,问他:“这道题用到的公式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看看能不能从公式入手。” 又或者孩子在参加学校的科技小制作比赛时,作品在组装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老师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建议,帮助他解决难题,但不会直接帮他完成。
八
文章来源于 教育本色。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