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为什么你从来没见过螃蟹的屎?但好像吃过…

2025-2-10 17:46:49 13175 0

[复制链接]
唐伯虎点蚊香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2-10 17:46:49 |阅读模式

唐伯虎点蚊香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5-2-10 17:46:49

无论你爱不爱吃螃蟹,应该都见过这种美味活的或熟的样子,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好像从没见过螃蟹的屎?

809eeb6f9f0dca4aa044c6dd3c921283.gif
关于另一个为什么我们好像从没见过螃蟹的血的问题

可以看《为什么好像从来没见过螃蟹的血?》

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


不像要让蛤蜊活着吐沙或者熟了的虾都能看到黑色的虾线,我们怎么好像没见过螃蟹的“脏东西”?不过互联网上还是什么都有,刷到网友分享的“螃蟹拉粑粑”视频,我感觉我必须“饭点屎尿屁”一下了……


c83fe8f3c9e7a3e1c5b96cfd83823a7e.gif
很有礼貌地自己夹走…

图源:小红书@老王


无肠公子 ,  但有肠 ,  还拉得多


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周天子食用的是加工过的螃蟹酱,叫“青州之蟹胥”,从传说的维度,甚至能向前推至夏朝大禹治水时的巴解——传说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螃蟹泛滥破坏庄稼,巴解带领村民挖沟渠并用沸水和火把战胜螃蟹。在尝了这些螃蟹后,发现它们味道鲜美,从而解决了螃蟹和粮食的危机。为纪念巴解的贡献,人们将“夹人虫”改称为“蟹”,  并为他建立了巴王庙。


a57baf30e69d219a62914b188580d90b.jpeg 要说和中国人民羁绊最深的蟹 ,  那毋庸置疑必然是中华绒螯蟹,得名于一对布满绒毛、威风凛凛的大鳌肢 ,  它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是河蟹、 大闸蟹等。


古人爱吃蟹 , 便给蟹起各种雅号别称 , 宋代时一个叫傅肱的人专门写了一本《蟹谱》,  在里面讲自古以来人们给蟹起的别称做了一个总结归纳:“以其横行,则曰螃蟹;  以其行声,则曰郭索; 以其外骨,则曰介士;  以其内空,则曰无肠。”这最后一个“无肠”最有意思, 这个名字出自晋人葛洪编著的一套道教典籍《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这个名字广受当时人们的认可,在之后仍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引用。


“无肠公子”这个称呼来自古人对于蟹的观察,他们揭开蟹盖发现里面要不就是中间空空,要不就是布满膏黄,好像没有肠子呢?


4bdd03573fa9e00a3f59eb833099b485.jpeg

哪里应该摘掉不吃!

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科学常识的读者,  我们其实不会相信一个动物没肠子。“无肠公子”实际有一根肠子,从蟹胃延伸出来,穿过体腔的部分也有一根透明的肠管连接着,一直连接到蟹脐中部的那根管状结构。穿过体腔的那段肠管,在螃蟹肥美的季节会被埋在膏黄中,除非里面装着屎不然确实看起来不太明显。


b2361d1f1c805f7b7fd280fc0ac712e2.jpeg

就在中间这些透明的部分底下
图源:diagramnemomemekfm

现在商家发出的蟹大多都需要经过清肠暂养这个流程,所以食客们买到手的蟹, 一般情况也不太能明显地看到这一段肠道。当然如果有,也仅需像去除虾线那样剥掉就可以。


49bc8baa64ccd94629091d282f456d7b.png a1b7473099a7aa93c38a6bfc8ec12836.jpeg

黑黑的能看见的时候

说到“虾线”, 虾与蟹总会在“虾兵蟹将”这个词里相提并论,为啥进了龙王的海底龙宫里,虾只能当个兵 , 蟹却能当个将呢?


11914df71ca7197287294621ea71558b.png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虾兵蟹将

这就要说到蟹类堪称激进勇猛的演化路线。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理论是,蟹是由虾或龙虾状的动物演化而来的“武装装甲虾”。


不断卷腹而变得 q 弹的虾尾,是容易被捕食者拿捏的把柄,那蟹就把这份美味进化掉,几乎优化掉除了肠子以外的全部结构,将腹部折叠在头胸甲之下。为了更好地容纳下器官、保护腹部,蟹再横向拉长头胸甲,加固浑身的甲壳并演化出尖锐的棱角与边缘。


人:  所以宝宝你是个加宽加固折叠翻盖手机!


5a765f548d529c030daa5151a270123f.gif 蟹化指的就是这种非螃蟹的甲壳类动物,通过进化逐渐呈现出与螃蟹类似的体形和结构特征的过程。


呦 ,  蟹壳里怎么坐了个和尚


顺着蟹那被古人忽略的肠子往上一点点摸索,就到了胃。蟹的胃是一个囊装的结构,紧接在口器之后呈一个三角形包囊。


9f53ac55d7d106e831f51a8bf73b4ca6.jpeg

蟹类摄取食物后,食物经过大颚等口器进行初步研磨粉碎,经过很短的食道进入胃,在胃里食物被进一步磨碎,并且, 与肝胰腺(没错肝胰腺就是我们吃的蟹黄)生成的消化液混合, 进一步消化。


30c725987c7f8c174435ac8c457db2bc.gif

肝胰腺

混合食糜经过幽门胃过滤后, 小于1微米的颗粒进入消化腺中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而较大的颗粒则返回胃中重新消化。食物残渣之后通过中肠的规律蠕动 ,  一点点向后运送至后肠 ,  最终被肛门排出。


8b0542f7758d12da57084ccfcaf2d7bf.gif

这就是螃蟹从入口到出口的全消化通路, 当然也有简单总结版: 别吃蟹胃!  又苦又涩又腥!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蟹胃, 其实有一个更为人们, 尤其是江南地区所流传的别称:  蟹和尚,来源于《白蛇传》里法海和尚躲避天兵捉拿时看到江边一只螃蟹在蜕壳,哧溜一下沿着缝隙钻进蟹壳当中 ,  终日在其中打坐 ,  不敢出来。鲁迅写:秋高稻熟时节, 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 煮到通红之后, 无论取哪一只, 揭开背壳来, 里面就有黄, 有膏; 倘是雌的, 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 ,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 ,  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 ,  取出 ,  翻转 ,  使里面向外 ,  只要不破 ,  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 , 有头脸 , 身子 , 是坐着的 , 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 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9b25b67503b4c0405fcbf5e2b22bb44c.gif

这段故事最早由我的外婆讲给我听,那时候我还是个蟹都剥不利索的小孩 , 我一边听着白娘子的故事,一遍剃着蟹胃,心想这法海真是可恶,做人的时候非管闲事,跑到蟹里也不干好事。现在回想起来才有感触,是生活里的讲述让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始终散发出生命力 , 也恰恰是这些现在看着没影没边的神话激发着人对于简单的生活现象的再观察与理解。


螃蟹别吃部分一览


8565e833abefa5afacfa656066c9f42c.jpeg 2c097b5f2e2c44fa972f23d63f576855.png

放开那只死蟹!


在入锅前已经死去一段时间的蟹是非常不建议食用的。螃蟹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在螃蟹死后,这些营养物质会很快的分解腐败,滋生有害细菌,有些细菌还有可能产生毒素,同时,蟹体内的组氨酸会被细菌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不易破坏,即便经过高温蒸煮也无法被完全分解。组胺在人体内积聚会造成食物中毒,导致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甚至急性肠胃炎等症状。

ee84c877ed6476ccdeef213fc7aea769.png

所以如果有蟹因为邮寄或储存不当而死去,千万不要图小便宜!


804af90f6993c279797843f2366fa89f.gif

祝大家吃得开心!



文章来源于博物,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注册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8

帖子8

积分56

图文推荐

  • 爆!广州竟藏着 “热带雨林”,99% 人不知

    我挖到一条超棒的山间小众游玩路线!一路上人影都

  • 水果界的“大忽悠”,你可买过?

    水果西兰花、辣椒芒、爆炸桃……近几年果蔬界各种

  • 长期失眠或是肝火过旺!建议常吃这6样,保

    第一样:芹菜芹菜有镇定安神的作用,经常吃能够消

  • 限时免费,亚运城地铁直达的广州“布达拉宫

    最近,广州有一座寺庙“红”了—— 这座寺庙,被

  • 广东周边3个小众旅行地,高铁直达,人少景

    Let's go一起走进春天里吧!春天来了,是不是已经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