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得益于“请4休13”的超长假期安排,国人的出境游热情空前高涨。2025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境内外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高达 90 亿人次,其中,日本成为众多国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去哪儿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前往日本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3倍,客源地TOP 5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深圳。与之相对的,则是堪比飞往欧洲的机票价格,1月28-2月4日,国航北京—东京、大阪经济舱机票往返价格最高9595 元左右,同期国航北京—罗马机票往返价格9639元,国航北京—马德里机票往返价格仅 8406元。
在东京浅草寺,当一群上海阿姨为争夺最佳拍摄位置用吴语激烈讨论时,几位东北口音的大叔正指导家人摆出"千手观音"造型。这样的场景在春节期间的日本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周围人都在说中文,北海道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感觉仿佛没出国门。”七七(化名)大年初二就来到了札幌,当天晚上她拍摄了一张札幌车站“人从众”的照片并发布到社交平台。
赴日旅游签证政策的即将放宽的消息,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年底,日本发布即将放宽中国人赴日旅游签证的发放条件,具体包括新设立有效期10年的旅游签证,并将团队旅行签证的可停留天数从15天延长至30天,以促进中日两国的经济与人文交流。
从国内旅行社送签实操经验来看,北京领区送签不仅取消在职证明,存款也不用冻结,工资流水可以作为资产条件办理,虽然必须提供纳税单,但额度可以为0。
根据旅行预订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日本发布即将放宽签证政策当天下午17点30分,春节假期国内往返日本的机票搜索热度相比前日同一时段上涨超过3倍,相关旅游产品的咨询量也大幅上涨。
很多和七七一样的白领,并不是从去年年底才开始计划日本出行的。在阿里工作的@小发卡(化名) 早在去年双十一就已经定好了「东京+北海道之行」的规划——先去东京购物,再从东京飞到北海道滑雪,回国后连上春节假期,还来得及回趟老家。
而且为了避开春节期间的人潮,她特意提前请了一周的年假,但是当1月20日抵达东京时,还是排了2小时的队才出关。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选择欧洲或者其他国家时,@小发卡(化名)说:“真到了春节肯定还是得回趟家陪陪家里老人的,去欧洲时间太紧,去东南亚担心不安全,韩国日本相比还是日本更有氛围感,所以怎么看都是去日本最好。”
其实日本旅游,并不是在2025年春节才火起来。过去的一年里,日本早已悄悄被江浙沪中产玩成了“后花园”。
从上海直飞东京或大阪,耗时仅在3小时左右,要知道,高峰时期从浦东开到浦西都要2个多小时。2-3小时的航空距离,甚至比去国内某些目的地还要方便。
目前上海每天直飞东京的航班就超过60个,每周400多次,杭州和南京以日本为目的地(包含转机)的航班,每天也有上百个。
不少人周五下班出发、晚上落地东京泡个汤、周六日逛逛买买、凌晨回来甚至还能赶上每周一的晨会……周末48H,就可以实现一次日本出境游。
有一位上海的网友晒出了Ta在过去一年的飞行足迹,全年从上海飞往大阪次数高达63次,真正把日本玩成了“后花园”。
在去日本旅行的中产人群中,大厂人的确是无法忽视的那一批。
灵活、丰富的假期是大厂人能随时去日本旅行的关键,阿里每年有7天基础年假,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工龄增加。周末加上1天年假,能凑出3天小长假,如果请3天年假,就能凑出5天中长假。
而且大厂人也是薪资相对较为可观的一部分群体,在日本签证政策还没有放宽之前,@小发卡(化名) 就已经早早拿到了日本多次签证。一个上班3-5年的大厂人,拥有20万元以上存款,或是1万元的年纳税额一般不成问题,完全满足日本签证对资产情况的要求。
@小发卡 选择日本的另一大原因,也是因为周围的朋友、同事隔三差五就去趟日本,“几乎每隔一周就能在朋友圈刷到有人又去了趟日本。”
周一的工位上,经常会出现不知道哪位同事分发的“白色恋人”,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如果看到谁穿了一件新的拉夫劳伦或者背了个新的包包,大概率是刚去了日本回来。”
2-3个小时的航程,抵达异国。坐上飞机瞬间,就可以将这周没完成的OKR、下周的周报数据都先抛诸脑后,和日常工作产生短暂隔离。
说走就走的“抽离感”,的确是江浙沪中产偏爱日本的理由之一。
此外,秩序感、便利性、购物氛围共同组成了日本的“旅张力”。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不少人都提到了“有序”与“舒服”。当飞机飞到日本上空,就可以俯瞰到整齐的“井田格”,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建筑,总是秉持着对齐和方正的原则。
无论是排队买单,还是坐地铁/JR、餐厅排队,人们都会自觉地排成一列,几乎没有插队的现象。
即使是坐出租车,也不允许你打队列里的第二辆车,即使你想选第二辆,他也会指引你,必须等第一辆车接客走了,他才会开门载客。街道干净,干净到方圆2km找不到一个垃圾桶是常事儿,最后游客只能把包装袋带回酒店。
如果选择Citywalk,几十步就是一个便利店,或是自动贩卖机,哪怕是在饥肠辘辘的深夜,也会在某个转角邂逅一家亮着灯的24H便利店。
“日本好像有某种魔力,一下子就能激起人的购物欲,商场、买手店、就连路边小店都很好逛,逛着逛着手里就多了几个袋子。”
一是由于日本对人民币汇率下降,加上退税政策,折扣、优惠刺激人们买买买,比如,在日本买Lululemon、始祖鸟、北面、Montbell、Keen,普遍比在国内便宜10%-30%。
二则是日本的线下购物氛围。店员90°鞠躬,试完不买还也会和顾客说谢谢;雨天购物袋里一定会再包一层防水;200日元的饼干也会有丝带+手写贺卡包装......
习惯了线上购物、收快递、点外卖的打工人,会有种与现实世界热闹互动的参与感。
春节期间去日本的@小发卡 告诉我们,如果给日本之行打分,只能打6分,勉强及格。
2分扣在了“实在是吃不饱也吃不好”。春节期间游客太多,而“干什么都得预约”是日本体验式消费的精髓。这就会出现“好吃的吃不上、不好吃的不想吃”的尴尬局面。
此外,不少游客还会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宝藏餐厅”,结果去了一看全是中国人,根本没有当地人来吃,会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
剩下2分则是北海道之行有些失望。旺季的北海道(尤其是寒假、春节期间),各个酒店用房基本上已经超负荷了,比较火爆的酒店早在2024年12月就已是集体满房状态,用车基本也处于一车难求的状态……
即将到来的3月,日本将会迎来一年一度的樱花季,目前机票价格已经有了水涨船高的趋势。我们都知道,旅行最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让人们找到逃离日常的出口,当日本的“抽离感”和“氛围感”因为排队、人多而大打折扣时,中国旅客会寻找下一个“后花园”吗?
文章来源于 悦游CNTraveler,不代表 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