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横空出世的ChatGPT,到后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豆包、Kimi、文心一言,再到今年大火的DeepSeek,大事小情问AI,早已成了许多人的常规操作。
大家发现,这些工具给出的回答,逻辑清晰、措辞考究、步骤详细,尤其是今年年初问世的DeepSeek,拿捏人情世故很有一套。
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中,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
就我自己的使用体验,AI虽然不完美,但真的很强大。
这些天,我一直在使用几大AI工具。问了它们很多问题,有的是比较具体的结构性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宽泛的、甚至模糊问题。
它们的回答很有趣,有些让我很惊喜,摘几个分享给大家。
从DeepSeek的思考过程来看,它试图分析我的身份,不偏不倚地指出只生1娃(生2娃)的优势,进而引导我自己做出决定。 答案中罗列的优缺点,正是许多父母同自己(或家人)讨论时会用到的“论据”,将它们梳理成点,会更方便大家作横向对比。 最终的建议也很有水平,不仅指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更跳脱问题本身,点明“父母的情绪稳定性和教育质量,比单纯的数量更重要。” 当然,当我们结合生活经验来看这个答案,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待商榷之处。 比如,独生子女会不会觉得自己孤独?多个子女一定能分担赡养责任?这些都需要打个问号。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父母很可能无法评估养育一个孩子的体验。 退一步讲,即使有了充足的体验,能不能作为参考也需要慎重,毕竟“老大是天使,老二是魔鬼”的概率也是存在的(我就不说,我是怎么知道的
)。 关于这个问题,豆包指出了心理准备、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知识储备和家校沟通等五个关键维度,每个维度下也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方法,乍看之下,内容全面又有可操性。
但是,想要直接抄答案,也许没那么简单。
因为,我们对答案中“孩子”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如果我们的孩子,和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发展水平等都不同,还照搬这些做法,效果大概率会打折扣。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和实际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并灵活地进行调整与优化。
除了缺少个性化,这个答案的时效性似乎也差了一些,没有提出当下大火的,可以辅助幼小衔接的工具,如学习机、学习类 APP、在线课程等等。
作为六年级娃的家长,我觉得kimi给出的回答,可以拿到80分。 目标设定环节,清晰明确且极具针对性。不仅设定了具体的学科成绩提升目标,还将班级排名进入前 10 名作为追求方向(当然,这里要根据咱们孩子的情况对名次目标进行调整),让学生和家长对努力的方向一目了然。
学习计划部分,分科制定对应任务。涵盖了复习、预习、能力训练等各个方面,可以助力孩子系统学习,全面开花。
在这个基础上,还从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监督与激励三大维度上给出了建议,如果家长毫无头绪,真的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至于为什么要扣20分,相信家有六年级娃的家长,一定能懂我的理由。 过于紧凑与固定的学习任务,缺乏个性化的同时,更忽略了六年级孩子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时间不够用。
另外,六年级孩子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心理上十分容易出现焦虑等问题,但这份规划里,完全没有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和调适措施,少了一份有温度度的人文关怀。 但,kimi提供的学习计划可以作为参考,基于它进行修改和调适,还是省时省力的。
随着《哪吒2》电影的爆火,我在不止一次看到过这个问题。
哪吒,这个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充满热血与叛逆精神的少年英雄,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冲破了世俗偏见。
大家都知道,哪吒的背景很硬,父亲是镇守一方的司令,师傅是仙界大佬,两个哥哥也在体制内工作。
那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家庭的环境和条件,又能否培育出这样一个性鲜明、充满力量的孩子呢?
图源:豆瓣
DeepSeek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我能看出它在“努力”地让答案变得有深度、有广度:
不是直接给出“能”或“否”的结论,而是对问题进行深度拆解,详细描述了哪吒的性格特质、如何打破资源约束以及神话原型的现代解构。
也有很多学术理论和实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内容。
并且给出了“终极启示”,简明扼要地点出该如何去培养哪吒式孩子。
这么多深刻的内容进行组合,按说答案会很有价值才对,然而,当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晦涩的术语、抽象的比喻,对于教育背景有限的提问者来说,理解起来会存在不小困难。
他们可能仅仅是带着一颗迫切想要培养好孩子的心,期望得到一些通俗易懂、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复杂的专业表述只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可能因此对后续的内容产生抵触情绪。
不够全面、接地气的方法,也让答案的可借鉴性大打折扣,
试问,像“云南山村少年通过开源社区掌握区块链技术”这样的案例,又能为城市中的普通家庭提供多少帮助?
然后,我又补问了一个相关问题:普通家庭怎么才能培养像哪吒那样的孩子?
DeepSeek深度思考的过程,先是拆解哪吒的核心特质——反叛精神、自我认同、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等。
然后再结合多种心理学理论,为培养孩子这些特质提供建议和策略。比较厉害的是,DeepSeek还考虑到其中可能存在误区、给出具体可操作的例子供家长参考、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等等。
通过这样的深度思考过程,DeepSeek给出了更接地气、更具实操性的回答。
虽说还是不能拿来就用,但其中具体的方法和例子,最起码可以借鉴,抛砖引玉启发我们的思考。 比如,每周设置“家庭会议日”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创建“家族英雄图谱”,挖掘祖辈逆袭故事;设置“十年后的你”,让孩子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提建议......
而,太乙真人式的引导,“肯定特质+提出问题+赋能期待”的“三明治反馈法”;启动山河社稷图计划,将儿童房进行功能分区等等,我们之前写文章讨论过,亲切熟悉的感觉。
接着,DeepSeek还给出了父母修为提升策略,让我瞬间想起那句话——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渡己也渡人。
最后的结语,着实有点触动我了。
“真正的哪吒式养育,不是培养翻天覆地的破坏力,而是唤醒孩子内在的灵珠之力。当家庭成为包容混沌的'山河社稷图',父母修炼成智慧淡定的‘太乙真人’,每个普通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命运剧本里,写就'逆天改命'的成长史诗。”
是啊,普通家庭也罢,精英家庭也罢,养育孩子从来不是让他成为谁,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连AI都懂这道理了。
好吧,我问了一个根本没有意义的问题。
用了一段时间AI工具,确实被它们惊到了,功能很强大,也很智能。
但目前看,它们也不能无所不能的。我们可以使用它收集资料、咨询问题,最后怎么选择、怎么做,还得我们自己思考、想清楚、做决策。
别的工作也许它能取代,养娃这件事它还做不到。
也许你还想看看【机器人教父-宇树科技王兴兴】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最近,我们使用DeepSeek发现,它竟然开始撒谎和造假了,捏造文献、编造故事。我不太明白,这是说明它的能力不足,还是说他越来越厉害了,已经演化出更高阶的能力了?拜托大神解答一下
。
文章来源于 mom看世界,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