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流行的美甲,更多的过敏现象
美甲这个行业越来越火热。根据《美容美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2024年全球美甲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彼时合约904亿人民币),而美甲护理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在5.3%左右[1]。
但另一个现象是:美甲的参与者——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过敏的发病率都在增加[2][3]。
比如,在希腊一个三级的医院中从2009年到2018年的回顾性研究中,一共有156名被诊断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是和美甲相关者[4]。
结果在2009-2013年中,29位符合条件的患者,有16位因为美甲产品中的某项内容物过敏,占55%。而2014-2018年中,127例这类患者中有100位对该美甲产品的内容物过敏,占比79%。由样本可见,过敏的发病率和数量正在显著上升[4]。
那么,具体是哪种美甲产品中的内容物呢?
这里要先介绍美甲的分类。常见的有一种传统“指甲油”,可以自己风干[5];另一种则是现代 UV 光甲油胶,简称甲油胶。这种甲油胶黏附持久性和通透性很好,是目前用得最广泛的指甲油类型[6]。
而甲油胶往往含有丙烯酸酯化合物(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这是高致敏性物体[2][6][7]。
不止手部皮肤遭殃,很多其他部位躺枪
那么,由于对(甲基)丙烯酸酯过敏导致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症状会是怎样的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手部皮肤。不止可能产生指尖皮炎[2],出现过的病例症状包含手部的皮肤出现瘙痒、红斑、水疱等等的症状[10] ,还可能因为丙烯酸酯单体透过指甲甲板,直接引起疼痛和感觉异常[11]。
此外,还有可能出现指甲和指甲周围皮肤的问题[11]。
除了手部,还可能由于手摸了面部和眼睑,导致这两个地方“躺枪”[12]:长皮疹。
(甲基)丙烯酸酯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分支,但它们都具有共同致敏性和交叉反应,因此即使患者对一种丙烯酸酯过敏,也可能对其他丙烯酸酯过敏[8]。
比如罗马尼亚一个病例曾显示一位36岁女性,曾因为使用指甲油而出现甲周皮炎,但当时并未确诊过敏源,后来这位女士在使用卫生巾时外阴过敏:先是使用卫生巾期间出现红斑、瘙痒和烧灼感;随后症状逐渐即使在不使用卫生巾时也未缓解,导致极度不适和夜间睡眠障碍[15]。
后来这位女士在做过敏检测时,发现她对甲基丙烯酸酯的一个分支——即之前的回顾性研究中提过的,占97%的患者的过敏源——严重过敏。而她之前接触的指甲油含有某种丙烯酸酯化合物[15]。
代价不只是不能美甲,还可能影响补牙和医疗
而(甲基)丙烯酸酯的应用之广泛,让它很可能影响医疗当中的各个领域。比如,丙烯酸酯广泛运用于牙科材料(牙科修复体、复合树脂)、医疗器械和材料(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设备、人工耳蜗植入物、骨水泥等)[7]。
以牙科为例,一名 55 岁的女性,在使用凝胶指甲油时曾发生过甲周炎症。后来在使用树脂材料进行牙科治疗的牙冠修复后,面部反复肿胀。后来经过过敏测验,发现她对树脂中的某两种(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直到最后采用非树脂的补牙材料才解决问题[16]。
那我还想继续做美甲,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方式呢?
如果是消费者,那么可以选择低过敏性的美甲产品,并且降低换美甲的频率,做一次休息一段时间[18];而如果是美甲技师,那么特定的手套(丁腈手套)、佩戴两层、及时更换[8]、开窗通风[2],都是好的建议。
总而言之,美甲,包括接睫毛这些变美的行为,确实有一定的得不偿失的风险。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本身没有过敏体质、不会过于频繁更换,适当做做确实能让心情也一起变美丽。再者说,降低频率,对钱包也更友好一些呢。
文章来源于中国青年报、答案如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