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在洗碗的时候,为了更容易洗干净碗筷,都会使用洗碗海绵。
在普遍的认知里,大家总是会认为厕所是家里最脏的地方,而厨房作为大家做饭的地方,则是一个相对干净的地方。
其实,厨房中的微生物要比厕所中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在厨房中有一块十分适合细菌生活的地方,那就是洗碗海绵。
一块被长期使用的洗碗海绵中,可能含有上百种细菌,每立方厘米中最多藏有约540 亿个细菌,是整个房子里最大的活性细菌库。
并且,洗碗海绵中的大肠菌群含量在整个房子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是下水道的存水弯。
(蓝色为海绵自体,红色为细菌菌落。图源:文献1)
这也就是说,仅大肠杆菌来说,洗碗海绵也就比下水道干净一点。
一块小小的海绵,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含有这么多细菌的地方呢?
这主要是因为海绵独特的多孔结构,营造出了一个空间分割结构。
这个结构就如同小区一样,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供给不同需求的细菌生长环境,让它们可以避免争夺,“相安无事”的生存。
无论是喜欢群居的细菌,还是喜欢独居的细菌,在海绵内都可以找到它们的“一席之地”,繁荣自己的家族。
(图源:文献1)
有了宜居的场所,大量存在于日常环境中细菌就会通过附着在如生肉、生鲜食品等食物,和皮肤上,几经周折,在洗碗海绵上“住下”。
例如,在洗生肉的时候,洗肉的水喷溅在洗碗海绵上,就会令洗碗海绵中多出一个“细菌家族”。
或是在摸了生鸡蛋以后,又摸了洗碗海绵,那么鸡蛋上沙门氏菌就有可能借此机会入住洗碗海绵。
再加上,厨房内潮湿的环境,和在用洗碗海绵洗碗时,钻入洗碗海绵中的食物残渣,这些都无异于给细菌提供了宜居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生长资源。
细菌这么多,
为什么也没有经常生病?
有研究表明,在一块洗碗海绵中,就可能有超过362种细菌。不过,这其中的大多数的细菌并不会致病。
但是,有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洗碗海绵中,还会存在一些特定的致病菌,如弯曲杆菌属物种、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物种、变形菌物种、沙门氏菌物种、葡萄球菌物种等。
当处于身体免疫薄弱时,如患有基础性疾病、机体免疫能力低下等,或是本身免疫能力就不强的新生儿,这些致病菌就很可能会趁虚而入,攻击身体,导致生病。
简单来说,也就是身体健康时,大家可以和它们共存,但一旦身体不好,它们就会一改往日的“和平”,过来攻击身体。
因此,对于家中有免疫能力本身就不太强的孩子的家庭来说,洗碗海绵藏有细菌这事儿,还真是必须重视!
这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不但是细菌的“宜居小区”,还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令有抗菌作用的成分失活,保护其中的细菌不受到攻击。
因此,很多家长在洗碗的时候,会用洗洁精顺手洗一下洗碗海绵的动作,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只是顺手洗了一下,有了些心理安慰而已。
既然洗洁精不能洗干净,那么,消毒最常用的高温消毒有没有用?
(图源:Pexels)
事实上,无论是煮沸清洗,还是用微波炉高温消毒,都很难将洗碗海绵中的总细菌量减少超过60%以上,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洗,还是会有一半左右的细菌残留。
并且,即便某次将洗碗海绵中的细菌消灭了约50%左右,一旦再次用这块洗碗海绵洗碗,新鲜的水分和食物残渣,又会再次令菌群“迸发出勃勃生机”。
所以,大家能做的也只是有勤换。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一天换一块,当然了,如果能做到天天高温消毒,也可以每2~4周一换。
但这样的操作,实在是麻烦又浪费,家长们也可以选择下面这些替代品清洗碗筷:
01
01
结构单一的洗碗刷,十分容易甩干和清洁,这对于微生物的繁殖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01
木浆海绵的大孔隙和速干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己变得干燥,也能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从而没洗碗海绵那么容易滋生细菌。 01
洗碗机的高温水洗和烘干模式,可以有效地去除物资,同时进行高效灭菌。
但是,无论哪种替代方式,它们在使用的时候,都有着和洗碗海绵一样的要求,那就是勤换。(当然了,洗碗机就不用勤换了,勤清洗即可。)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清洁产品的干净,保证家庭中的食品卫生。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6055-9
文章来源于 儿科医生鲍秀兰,不代表 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