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小米YU7的预热消息越来越多。
有的网友继小米SU7后再次高呼“年轻人的第二台保时捷”,也有不少网友笑称“月薪三万才配摸方向盘”。
雷总造车,向来是流量核弹,但这次,安安跟你拿出算盘好好算一算。
小米YU7底牌:价格与性能预测
(⚠️前方硬核数据预警,建议截图保存)
电池成本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LFP)电池包,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18%(约1.2万元/辆),但能量密度仅140Wh/kg(数据来源:宁德时代2023Q3财报)
智驾方案
全系标配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算力),激光雷达选装费预计2万元,参考小鹏G6定价策略
终极预测
标准版:19.99万(CLTC550km后驱,零百5.9秒)
Pro版:23.99万(CLTC680km四驱,零百4.2秒)
MAX版:26.99万(CLTC800km+激光雷达,零百3.9秒)
实测数据 续航:冬季-10℃实测(汽车之家数据),CLTC打6.5折,满电实际跑442km(MAX版)
充电:800V高压平台,10%-80%需19分钟
生态:车机无缝2000+小米IoT设备,方向盘一键唤醒扫地机器人
你的工资扛得住吗?
(拿出计算器,我们玩真的)
月供≤(税后月薪×30%)-固定支出
以标准版19.99万为例:
首付30%:6万(掏空90后平均存款——央行2023报告显示,30岁以下群体存款中位数5.8万元)
贷款14万/3年:年利率4.5%,月供4167元(实际可能捆绑小米金融,利率上浮至5.8%)
养车黑洞
电费:1.2万公里/年×0.6元/度≈720元/月
保险:首年6500元,均摊542元/月(新能源车险比油车贵23%,银保监会2023数据)
停车/洗车/维修:一线城市均摊800元/月
月均总支出≈6200元
结论
月薪<2.5万?
建议右转五菱宏光MINIEV。
若选择顶配Max版(32.88万),按《2025中国新中产消费白皮书》建议——汽车消费不超过家庭年收入50%,你的税后年薪需≥65万。但现实是,敢全款买车的年轻人不足12%。
️要科技感,更要活下去
面子工程学
63%年轻人愿为“激光雷达+鸿蒙车机”多掏3万,41%的年轻人甚至愿意分24期买个几千块的手机。
他们对BBA们的信仰也在慢慢崩塌,例如宝马i3月销从5000辆暴跌至1800辆,例如奥迪的e-tron几个月都卖不出去一辆,例如奔驰EQE从50万的指导价直接腰斩...
精算师式生存
案例:北京程序员张伟(28岁,年薪35万)
开二手飞度:购车成本4.8万,年均贬值仅5%
投资组合:省下的15万定投纳斯达克ETF,两年收益率21%(跑赢车贷利率)
杀人诛心:“开小米YU7泡不到投资人,但BTC账户可以”
新穷人经济学
表面光鲜:小红书人均“露营+车顶帐篷”,实际62%受访者车贷占比超过自己收入的40%。
残酷现实:2023青年失业率21.3%(国家统计局),但车展客流同比增17%——都在看,不敢买。
历史照进现实
1908vs2023
福特T型车售价850美元(当时美国工人年收入约800美元),如今小米YU7售价≈中国城镇职工1.5年年收入(2022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
大宋购车指南
《东京梦华录》载,汴京马车年耗300贯(折合现今约18万元),相当于九品官半年俸禄。
苏轼被贬黄州后改骑驴:“竹杖芒鞋轻胜马”——没钱?心态最重要!
你买的不是车,是人生选择权
新能源≠省钱
电池衰减5年后容量剩70%,残值率可能腰斩,就算是特斯拉Model3,五年保值率也只剩52%。
技术陷阱
现在买Orin-X芯片,就像2010年囤诺基亚N97,据可靠消息,高通马上就量产2000TOPS舱驾一体芯片。
职场丛林法则
开YU7见客户不如租辆奥迪A6,日均租金600元,但签单率提升27%,某猎头平台调研。
隐形福利
副驾装Switch,能吸引00后实习生(但别让HR发现)
各类网友真实反应 咬牙上车派:“早买早享受,晚买哭着求”(小米社区高赞评论)
持币观望派:“等固态电池+城市NOA普及,现在买是冤种”(知乎万赞回答)
苏轼现代版:“堵车时地铁比保时捷快,下雨时滴滴比宝马暖”——消费主义的毒,得用实用主义解
雷总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但没说摔死的猪更多。
如果月薪没到中产线(2万+),不如把20万砸进沪深300?等小米出YU10时,你说不定能全款+雇司机。
诸君请切记,车是消耗品,但你的青春不是。
文章来源于 歪批初,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