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热图推荐

和孩子说话的最大禁忌:7个字

2025-3-5 17:17:58 10037 0

[复制链接]
你的小仙女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5-3-5 17:17:58 |阅读模式

你的小仙女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5-3-5 17:17:58

“我早就跟你说了!”——这七个字,足以成为亲子关系中的一道裂痕。

不久前,我儿子刚刚结束期中考试,马上又要迎来期末考试的挑战,他在电话那头向我倾诉:“爸爸,我好紧张啊,才刚刚结束了期中考试,没想到期末考试就接踵而至了,我好紧张呀,时间太少了······”

在那个当下里,如果我失去了自我觉察,失掉了和自己的连接,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担心。我可能会脱口而出:“我早就跟你说了,平时为什么不努力一点呢,到这个时候才慌慌张张有什么用啊?”

如果我这么说,我的孩子一定会关闭心,以后他再也不会向我打开心了。

在事情已经发生了的当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想绝对不是无休止地重复「我早就跟你说了」。

好在我平时是有练习的,所以当我回归到当下,听到电话那头的孩子说:“爸爸,我好紧张呀。”

我能感受到,在我的内在,也有一个紧张担心的存在到来了,那是我的担心。

孩子有他自己的担心,但这个是我的担心。

我做了一个呼吸,轻轻地把手放在身体里感觉到担心的地方,安顿好自己,然后也去感觉到,在孩子的身体中心里,也有那么多的担心、紧张、害怕。

我连接着他,也连接着自己。

然后我跟他说:“孩子,没关系,没关系,爸爸知道你努力了,爸爸知道你尽力了,尽力了就好,谢谢你告诉我,爸爸祝福你······”

在电话的那一端,我感受到了他深深地做了一个呼吸,我没有继续给任何的建议。

因为我相信他自己,会掌握着他自己的生命节奏。

31516d9247f5ea61df5c3119ae7685c8.jpeg
当孩子向我们表达他们的焦虑和不安时,实际上是在寻求我们的理解和安慰。他们不需要我们的责备和旧事重提,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看见、理解和鼓励。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不仅仅是听他们说的话,更是接过他们内在的受伤、脆弱。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延伸我们的支持和理解:

1. 同理: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们的情绪。我们可以说:“孩子,我看到你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孩子,我也感受到了你的紧张担忧,这两者我都感受到了,我还感受到你比这两者更多更多······欢迎,欢迎······”

2. 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我们可以说:“无论你考得怎么样,你都是我们的孩子,你不会因为100分更有资格做我的孩子,也不会因为0分而没有资格做我的孩子,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们最爱的孩子,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

3. 引导:提供实际的建议,而不是空洞的安慰。注意提供建议的前提是是我们要先和孩子建立好关系,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来,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用,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你觉得如何呢?”

4. 放松:教导孩子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短暂的休息或者进行一些轻松的身体活动。我们可以说:“当你感到紧张时,试试深呼吸,这可以帮助你放松心情。”

5. 信任:表达对孩子的信任,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让孩子拥有自主权,让他能够对生命有掌控感、有胜任感,当他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价值和意义的时候,那他自然而然就会有上进心。我们可以说:“我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这次考试,就像你以前处理其他挑战一样。”

6. 开放:保持沟通的开放性,让孩子知道无论面对什么挑战,我们都和他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觉察、连接、好奇、尊重、引导、提供选择给孩子,让孩子能够掌控自己的生命,让孩子能够为自己的事情作主,把信任度、对他的相信带给他。
然后,静待花开
0bd575369b00f11607ca87923045c013.jpeg

文章来源于黄仕明心理,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
金牌会员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96

帖子199

积分1131

图文推荐

  • 爆!广州竟藏着 “热带雨林”,99% 人不知

    我挖到一条超棒的山间小众游玩路线!一路上人影都

  • 水果界的“大忽悠”,你可买过?

    水果西兰花、辣椒芒、爆炸桃……近几年果蔬界各种

  • 长期失眠或是肝火过旺!建议常吃这6样,保

    第一样:芹菜芹菜有镇定安神的作用,经常吃能够消

  • 限时免费,亚运城地铁直达的广州“布达拉宫

    最近,广州有一座寺庙“红”了—— 这座寺庙,被

  • 广东周边3个小众旅行地,高铁直达,人少景

    Let's go一起走进春天里吧!春天来了,是不是已经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