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寺庙,被誉为广州“布达拉宫”Mini版,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 春和景明,微风轻轻拂面,在天后宫最高处——南岭塔俯瞰全景。正对狮子洋,海浪阵阵,让人瞬间慢下来。 南沙天后宫限时免费预约仅到3月30日。还剩短短几天,这周末估计不少人前来拍照打卡。 天后宫黄瓦,气势恢宏,尽显传统建筑韵味,忍不住感叹“最美不过中国红”。 很多人不了解南沙天后宫,或是被海、或是对天后宫妈祖许愿灵等所吸引,便不约而至。
天后宫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点集北京故宫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 人们为什么信仰妈祖?
宋建隆元年(960年),福建莆田湄洲岛上林氏家族诞下一女婴,因生而不哭,取名“默”。
林默一生以海为伴,熟谙水性,通晓天文,常对海上被困渔民施以援手,备受敬重。
南沙天后宫。
28岁那年,大海夺走了林默的生命,当地人为纪念她积德行善、救苦救难的精神,为其修建庙宇。
从此,这位民间女子在人们的传颂中被神化,甚至被朝廷多次加封,最高册封为“天后”。
“妈祖”,这一原本福建地区对宗族女性祖先的尊称,逐渐成为对林默的专属称谓。
南沙天后宫
早在唐代,广州已成世界大港,商贸繁荣。 宋元时期,北方时有战乱,而广州偏居一隅,相对安定。当时,部分中原民众翻山越岭穿越梅关,经南雄进入南沙,开村定居;也有部分江南民众乘坐商船,沿海路经粤东进入广州南沙。 据《广东十三行考》一书记载,清代广州15家行商中,有7人的祖籍为福建。 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妈祖信俗在福建兴起后,随着流动的人群传至南沙。 据清道光年间《香山县志》记载:“月山古庙,在黄角山,宋咸淳间建,祀天后。”这里的“月山”即今南沙黄阁月岭山,“天后”即为妈祖。
南岭塔 靠海而居的人们,面对变化无常的大海,常常无力无助,将平安、如意、吉祥寄托于超自然的“海神”。 每年农历的三月廿三(天后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天后忌日)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很多游人前来朝圣。 现在我们看到的南沙天后宫,是霍英东先生为家乡留下的宝贵财富。 出于对故乡的爱,他重建天后宫,借妈祖文化来勉励霍氏家族。 霍英东曾说:“南沙在我的心里永远是一个无法消失的梦。”他希望更多的港澳人士扎根南沙。 现在,妈祖信俗也已成为世界性文化财富。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2013年,南沙妈祖信俗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妈祖信俗融入当地民俗,在传承中求新求变,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不断激励人们开拓进取。 最后,在南沙天后宫,记得在“宫墙红”拍一张照片。经典的,明艳大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极具中式美学。
南沙天后宫 开放时间: 截止至3月30日,南沙天后宫开放时间为8:00—14:00。
入场规则: 预约分三个时段,分别是8:00—10:00、10:00—12:00、12:00—14:00。成功预约的市民游客可凭预约信息通过专用通道进入。 文章来源于yayun潮乐玩生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